中国式众筹的基本逻辑有哪些?
中国式众筹的基本逻辑大致有以下几个:
众筹相对论、长板理论、动车理论、三位一体、变外部交易为内部合作、自组织等。
一、众筹相对论:小钱办大事,大钱办小事
传统方式,要投一大笔钱时会特别慎重,会非常重视财务回报。但众筹把一笔大钱变成许多小钱的集合,大家做决策的心态就轻松了。通过这种方式做事,每个人都会变得很纯粹,执行团队也没有压力,项目运作也更加健康。
同样道理,因为众筹成本是相对的,合伙人个人出资少、成本低,但集细流能成江海,总体资金量大,对于众筹的钱应该怎么用,股东们的紧张度会降低很多。用大钱办小事,一定能办得成、办得好。
二、长板理论: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提出经典的“木桶理论”(也称“短板效应”),是指一只木桶的盛水量多少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类比到一个组织或个体,说明短板或劣势部分往往会决定组织或个人能够达到的高度,所以补短板变得至关重要。
但补短板会耗费组织或个人大量的精力和漫长的时间,导致投入-产出的低效率,进而影响到长板优势的发挥,甚至会导致优势的浪费和退化。
所谓长板理论,是说只要具备一个强项,把你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就能把其他领域的优势资源都调动起来,组成一个最强阵容。众筹模式也是这个道理,成功的关键不在于补短板,而在于让长板更长,将优势发挥到极致,同时通过组合各有长板的合伙人来弥补你的短板。
同时,当你只需要做你最擅长的事情时,你的强项会越来越强,专业化水平会越来越高,优势会越来越明显,你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就越来越强,成功概率会很高,做起来也会非常开心。
三、动车理论:平等激活分布式动力源
传统火车动力源在车头,车头很累,各车厢“积极性不足”;动车的每节车厢都有独立的动力源,动力效率高。众筹模式就是要使每个人都成为一个分布式动力源,灵活性强、自由组合快、整体效率高。
中国式众筹之所以能达到类似动车组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平等”,传统融资是“领投-跟投”的“要钱”模式,众筹是“等额出资”的“要人”模式,等额出资有效地激发各个出资人的参与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形成类似动车组的分布式动力源。
四、三位一体:投资者、消费者、推广者
创业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找投资人难,能拿到钱不容易;二是找客户难,难以打开市场、树立品牌,把产品卖出去不容易;三是做大难,很容易遭遇“天花板”,很需要各种资源的支持。
中国式众筹是每个出资人既是投资者、又是消费者、还是推广者,大大降低了项目初期的创业风险,很好地解决了创业难题;同时,对股东来说,所筹即所需,消除了中间环节,直接享受自己投资所创造的优质产品和优质生活。
五、变外部交易为内部合作
创业难,是因为遇到问题时,往往要到处求人、找资源,而外部资源通常很难获得,成本很高;中国式众筹是缺什么资源就提前找到拥有这些资源的人来当股东,把外部交易变成内部合作,成本低、效率高。
可以说,众筹组织既是交易所,又是孵化器,更是一个聚变和裂变的过程。
六、自组织
区别于由一个权力主体指定一群人完成一项被赋予的任务的“他组织”,“自组织”是指一群人基于自愿的原则主动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群体认同,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产生分工协作、集体行动的需要,进而自定规则、自我管理。
中国式众筹的操作逻辑体现了自组织的基本特征:
1、规则简明:规则越简明就越容易传播,能够发挥大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1898咖啡馆的的基本规则只有简单的三条:等额返卡、股份均等、3年不倒闭。
2、去中心:去中心不是无中心,而是多中心、动态中心,形成一个网络化组织,组织的每一个网络节点都可以成为一个相对的、动态的中心。比如众筹组织的每一个股东,都可以针对不同领域、不同项目以及各自的特点、专长和意愿,形成各种小圈子,发起和组织各项活动,产生各种价值。小圈子越多,组织就越有活力。
3、开放透明:众筹组织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每个出资人不仅是圈子内部的互动节点,也是内外部对接的枢纽和通道,项目信息更加开放和透明。同时,众筹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可阳谋、勿阴谋。众筹项目涉及的人多,想通过众筹获得利益,完全可以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千万不要隐藏。骗一个人也许很容易,想骗一两百人是非常难的。
4、自成长:众筹组织最大的魅力在于不需要一个权威去管理和指挥,平等、去中心的组织设计,去除了绝对权威,激活了大家的参与感、积极性和沉淀资源,其背后的机制能实现自我管理、自我优化和快速迭代,集体智慧能够解决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