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记——
1.保持记笔记,提炼信息的方法:
这是针对阅读过程中的问题,阅读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更可以提供写作过程中的素材,但是很多人为了省事,直接摘抄书中内容,作为自己的写作材料,最后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影响整体文字的美感。我的建议是,当你读了一段让你感动的文字,在摘抄的同时,能不能用自己的话精简的将其概括一下,缩减到自己满意为止,可以的给自己这样的训练,相信会受益无穷。我经常尝试在做笔记的时候,会耐心的做这种慢功夫,因为我知道,就像炖各种美味一样,要小火慢炖,才能有更美的滋味。所以提炼信息,慢却高效。
2.保持记日记,观察生活的方法:
记日记几乎是每一个写作者必然保持的生活习惯。著名的童话大王郑渊洁先生曾经在自己的演讲中说到,他自己坚持写《故事大王》三十多年,他还会坚持写下去,这个做法已经创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家很佩服他的原创能力,但是他却给自己的读者讲,坚持记日记就好。很实在的方式,让你纪录下来每天的想法,每天的事情,遇见的人,遇见的事儿,自己心情的变化等等,这些都是写作素材,带着真情实感的写作素材,计算机荡来的材料不及你自己的感受真实。我最近在看他的《原创七宗罪》演讲录,真的很受启发。每一个写作者所写的内容多半是自己生活中的所感所知所看所想,只不过是在文字中给不同的角色冠上不同的名字而已,所以,记日记,让流动的生活停留在你的日记本中。或许有一天,就会成为你写作的素材,你自己的才最真实。
3.保持写下去,文字需要岁月沉淀:
好的作品不是一蹴而就的,像骆宾王那样的天才少年很少,能够在儿时就写出来《鹅》这样的经典作品,流传了上千年。“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是自然天成的简约作品,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最质朴简约的阶段,只不过多数的人经历过人生的洗礼之后,便一直处于“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阶段,始终再无法回到“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阶段。一个人到了老年之后,写作的状态会发生变化,文字也会发生变化,不信你可以找来梁实秋,汪曾祺或者是黄永玉,董桥的作品来读,文字的味道真的很醇厚,而且简约,想想他们也是一生与文字为伍的人,岁月带给他们的不是繁琐,而是朴实无华,让人读了就会爱上,所以我一直告诫我自己,写作这件事,是值得做一辈子的事情,即便没有读者,你就是自己的读者,等到头发花白,再拿出这些文字来读,未尝不是一种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