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听台大的老师讲解红楼梦,一部年轻人不会有兴趣的传世经典。严格意义上来说我接触红楼梦只限于87版的电视剧,断断续续看不完全,只对主要人物和大概情节有印象,加之当时年少并不甚理解其中深意。虽然识字之后有试过几次拿起纸质文本来翻阅,但始终不能领略作者繁复细致的刻画之妙处,只看得我心浮气躁,过眼不入脑,进度极缓,最终只能作罢。
这次听台大的老师讲红楼梦也是很偶然的发现,起初是抱着听听海峡那边的声音看看两岸大学的风格有无差异的心态来听的,听着听着才发觉红楼梦的妙处,才理解让我当初看到不胜其烦的精雕细琢的每一笔刻画每一处设计的精妙。
老师反复强调的是,要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每个角色的生存环境来看待和理解他们的性格命运。每一个人都是他生活故事里的主角,都是有灵有肉有欲望的独立人格,不要用简单粗暴的价值判断来定义他们。贾宝玉最是多情怜惜女子,然而不动声色的几句话却杀尤三姐于无形;林黛玉最是以柔弱可怜自居,然而整个贾府有几人敢逆她意故意惹她生气,只有她"说话竟像刀子",尖酸刻薄挖苦别人;薛宝钗骂名最甚,说是虚伪世故一心要做宝二奶奶,可如她这般人前人后始终如一地"装",连黛玉最后都与她交好的人,又有几人能"装"得出来?每个人都有他的地狱,你不踩在他的靴子里,你永远体会不到他的痛苦。
今天讲到黛玉的身世时提到,她"自幼丧母,又无兄弟姐妹",是她终日自怜的借口,然而也是形成她悲剧性格的主要原因。从心理学上讲,童年时期与母亲建立亲密稳定关系是成年后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基础,这种关系一旦缺失,会造成严重的安全感缺失并倾向于形成消极负面的人生观。听到这里时,我忽然心里一痛,想起了我的妈妈,她也是幼年丧母,人到中年,两个弟弟又病逝,对她打击甚大,还好剩下一个姐姐,闲暇时还能说说话。然而她也是很明显的悲观性格,有时聊天时全是消极厌世的情绪。而我,作为一个从小在她无微不至的呵护下长大的,拥有打不死的小强般强韧的心脏的家伙,有时很不能理解她钻牛角尖的偏执人生观,百般开解而效果甚微的时候,心底竟有小小的躁郁不耐烦,现在想来只觉得心疼。
回想起生活中我曾匆匆下过的那些武断的结论,心有不安,引以为戒,但愿今后能常常把脚放进别人的靴子里,少一分偏见,多一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