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几年前的一天晚上,在街上闲逛偶遇一个书摊,蹲下来随意翻翻,最后碍于面子不得不买一本。于是选了一本以原著为主少量注解的版本的《孙子兵法》,想着这举世闻名的书除了学习之外,应该是可以装b的。然而事实是脸被打的啪啪,晦涩难懂的原文真的抓狂,我曾一度怀疑我当年140多分的高考语文成绩是不是老师判错了。扔进书柜,雪藏。
今年又有机会接触《孙子兵法》,一开始我是拒绝的,特别是看到这么厚的一大本,虽然明晃晃的颜色挺提神,但是依然阻挡不了我的瞌睡打出来。简单读了一下自序,大有改观,有趣有料有关,便有了神采。
还没有读完,但是感触颇深。这些感触并不是完全来自于这本书,我觉得来自于这一年来思维的改变要多一些。7个月的病假让我自高中之后第一次有了充裕的阅读时间。这一个月中听了不少书,也看了不少书,而读书的方向越来越明确——哲学类、思想类。而不再是之前的成功学、专业类。为什么有这样的转变,结合这次读《孙子兵法》,小小总结一下。
1、 起底。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道与术”的问题,但是往往我们分不清这两个层次,更多的还是停留在术的层面,没有去考虑道。什么是道,华彬老师贯穿整个书都在讲这个问题。道是根本,是本质,是最真实最有价值的引导方向的东西,是“到底”是什么。就好像书中说的,计不是计谋而是算计一样。很多人没搞清楚,肯定不明白,自然都不懂,都不懂就不能融会贯通,不能融会贯通,就不能灵活有效的应用,自然就不会有好的结果。这次我生病,很多人都在问我怎么会生这么重的病,得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也有人各种猜测:健身弄的、太劳累、一直身体不好。。。。。。都是也都不是,这些东西都可能是诱因、都可能是致病的或者加速病情恶性发展的因素,但是不是因为这个才得这个病,我没有答案,医生也没有给我答案。但有2点我可以确认,第一,不做这些事情有助于病情稳定,所以我现在已经戒烟戒酒并尽量调整心态以稳定病情;第二如果血管壁不是那么薄、血管不是弹性不好,也不会现在这样。所以要控制好血压和心率。即便不知道的到底是什么,但知道了到底要做什么不也是一个好消息么。生活如此,工作亦是如此。找到问题的更根本所在,问题才能迎刃而解。黑不见得是黑,白也未必是白。
2、 拔高。其实华彬老师通篇也都在讲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跟起底关联很大,是道与术的另一个视角。简单来说,就是方法论、高屋建瓴,就像华彬老师书内,大部分篇幅的内容看似教给大家怎么做正确的事,但其实华彬老师讲的更多的,是怎么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型。最近常听到一句话“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我反而觉得更多的时候是“你的想象力不足导致了你的贫穷”。不拔高,不识势、视不广、见不深、谋不整、术不全、行则废。
3、 拓广。最基本的数学逻辑讲,三点成环、三点成面。中国道家讲,一身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起底、拔高,字面可做纵深之解,也可以说一个人思想有高度、专业有深度,但距离成功人士的标准,还少了一个知识的广度,或是人生的宽度,或是胸怀的大度。。。。。。拓广,无论是在知识层面、还是在见识层面、还是在修养层面,不管什么层面,都将让你的生活更加多彩、让你的思维更加丰富、让你更加立体、让你的人生更跌宕。就如华彬老师口中的木桶理论一样,让你的长板更长,看一看,长板连起来能绕地球几圈?
杂七杂八的胡说了很多,其实我自己也有点乱,不知道是在说我自己还是在说我看到的谁,也不知道自己说的具体的内容和立意的点是不是贴合的很完美,重要么?不重要!三十六岁读书,知识获取已经不重要,让自己有更好的思维模式才是重点。我想到了什么才是重点,我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跟谁,又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