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所有的讨论,从对语言本质的再思考,英、汉语比较概论一直到相关英语语言现象的专题讨论,无非就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到底怎样才能学好英语,我想这可能是每一个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或者将要考虑进行这种学习的读者所最关心的。当然,这也是本书所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其实,通过本书前面内容的讨论,细心的、独立思考的读者肯定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想法,的确,我个人关于英语学习的观点已经展露无疑了。但出于方方面面的考虑,我觉得将这些观点进行一下系统的汇总和整理来结束本书还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和读者朋友进行个交流,希望能引起大家进一步的思考;另一方面这也是我自己在英语学习中的一个自我总结。
在正式进入我们的主题之前,我想先来谈谈中国英语教育乃至中国教育的现状。本来作为一个非专业的教育从业人员,在这个流行专家和各种权威的社会里,确实也没有什么资格在这个问题上多嘴,但我想我起码可以从一个受教育者的角度来谈一些我自己的感受吧,毕竟在这方面,我可有十数年的经验。而且,了解这些我个人认为是很有必要性的。早有先哲说过,忘记历史等于背叛,小至一个人,大至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想谋求发展和进步,怎么可能不去了解自己的历史,自己的发展环境,自己在这种环境下几乎是天然形成的优缺点呢?况且,具体我们许多人所接受的英语教育,从教材到考试,从教学方式到衡量标准都大体上差不太远,所以更有必要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从最基本的问题开始,试问英语教育目前在我们的国民教育体系中居于什么地位呢?无疑是基础地位,甚至说得夸张一点,是某种程度上的统治地位。因为英语教育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是和我们的母语、汉语以及数学并驾齐驱的,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比上述二者更重要。君不见,英语成绩的好坏成为了升学、任职资格、职务晋升的必要条件。
诚然,我们承认,作为今日世界事实上的世界语、英语是很重要,但它真的重要到需要我们投入如此巨大的人力和相应的经济资源来进行全民动员吗?这还不说即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考虑到历史、环境以及掌握一门语言、这个过程本身的内在逻辑和可能的约束,这种投入能给我们带来预期的收益吗?据一些专家的估算,按照目前国内英语教育的发展趋势,在未来几年内,英语教育产业有可能会占到中国GNP值的百分之一,百分之一啊!想想中国一年的军费是多少!更要想想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国民义务教育投入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香港、新加坡可以将英语列为官方语言或者学生的必修科目。可以理解,因为它们的历史、现状以及在世界中的定位决定了这一点,或者说它们有必要同时也有能力完成这样一种定位。
反观中国,十几亿人的泱泱大国,人均GDP排名在世界上居于倒数,我们真的有必要,更客观的讲应该是是否有能力将英语教育提高到我们基本国策的高度呢?英语,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绝对不会成为中华民族的第二语言,这是历史和现实所决定的。我不并不想给读者留下一种强烈反对英语教育的印象,我反对的只是目前我们英语教育的现状,只是希望通过这种反思,能够找到一条更经济、更有可行性、较少浪费我们本已不多的教育资源、比目前现状更适合于中国英语教育的道路。
这个问题还没完,身为目前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受众,我们还需要接着具体的来反思一下我们大家的英语教育是怎样进行的,我想这个问题对我们每个具体的个人意义更大一些。我们都几乎接受了近十年的英语教育,请大家想想自己周围的人,同学、朋友、同事等等。就像以前曾提及的,一百个学过英语的人里面,有没有一个最后在使用英语,这里的使用指的可不是仅仅会认键盘,而是实实在在地在拿英语当日常交流工具,有吗?至少我的经验里没有。
仅此一点,就可以断定中国的英语教育,主要是校园教育是彻底失败的。学了这么多年,我们知道了区分可数与不可数。知道了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知道了时态和虚拟语气。可就是不会写,听不懂,更谈不上会说了。更可怕的是,若干年后,我们需要重新拣起英语的时候,几乎是从零开始。一门活生生的语言,硬是让我们的教育给教成了僵化的条文,而且这种条文还通过各种名目的考试被社会所广泛承认。稍微多说一点,其实不光英语,其他所有学科的教学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我们的师长通过某种权威或类权威的方式,把教育变成了一场存在先验规则和答案正确与否的游戏,而将与人类知识天然相依的内在美感剥出殆尽。现在大家都在哀叹中国学生创造力的贫乏,可是谁又问过什么是创造力呢?创造力自哪里来呢?
创造力就是审美能力,一个人、一个民族具有多高的审美能力,她就有多高的创造力。我们的教育在审美能力萌芽的时候就把它窒息了,还能要求我们的学子表现出什么创造力呢?如果我们不去力图改变这种可悲的现状,让我们自己的悲剧在我们的后代身上重演,一句话,我们必将受到历史的嘲笑。
“大环境”和“小环境”的种种问题都说了一些,由于接触面的有限,免不了会犯一些错误,请读者朋友见谅。尽管存在这些错误,但我还是要将我的一些想法和盘托出和大家交流。面对现在英语教育中的这些不尽合理的现状,我个人认为我们首先要做的事就是重新衡量英语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主要是义务教育阶段和大学教育阶段,因为二者在目前的体制下,花的多是纳税人的钱。考量这个问题主要有两个出发点,一是英语在现阶段中国的重要程度;二是在这种重要程度得到基本确定的情况下,保障其可以得到实现的现实可能性以及经济代价。所谓重要程度,具体的说,就是我们目前到底需要多少中国人能掌握英语以及掌握到什么程度。
诚然,目前中国确实需要一批懂英语的专业人才和世界打交道,但绝大多数中国人基本不会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使用英语,或者很少使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这个现象也是不争的事实。此外还有一个现象值得考虑,就是学习一门外语它自身所体现出的经济规律,就像一位老师所讲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英语学习只有两种状态,会与不会,别无其他,要么就彻底掌握它,或者说至少达到能用的水平,要么就少学或不学,别去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基于这种认识,我想我们相关教育部门的英语教育计划值得商榷,我们为什么要让绝大多数基本不会使用英语的人来花费数年的功夫来学习它,总不能认为学习英语和锻炼身体具有同样的功效吧!我们为什么不放弃让我们的孩子从初中、甚至小学就与英语为伴的生活,去寻求一种更为理性的方式呢?例如:在初中或者高小设置为期半年或一年的英语普及水平教育,内容就局限在一些必要的英语基本知识,像字母、音标、必要的、简单的英语单词、句型和一些公共场合的英语标示以及相关英美文化的介绍。绝大多数人也就基本用到这些内容,就这还要感谢近些年来计算机的普遍应用。然后对于有必要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学生可以在高中和大学教育中设置相应的选修科目,进行真正比较深入和专业的教育。同时,考虑到学习外语所具有的实用特点,改革目前五花八门、各种名目的英语考试,这些考试目前看来最大的功能是浪费资源和误导教学目标,真的不知道如果告诉一个美国朋友,在中国有成百上千万的人在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英语,他会做何感想。
希望国家教育管理部门能出台统一的国家英语能力考试来结束现在这种混乱的局面。我建议,这个考试完全没有必要搞得很复杂,就分三级,初级就是上述义务教育阶段要达到的水平,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讲,通过这个级别不应该有什么大的困难。中级的难度就要大了很多,类似于现在的托福或准托福水平。主要考察学生是否具有了一定的英语思维水平,达到这个级别的学生,应该具有能进行自学和用英语学习英语的能力。最高级就是熟练英语,当然是作为一门外语的熟练。这就是我认为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做的事,其他的应该统统交给市场来完成,因为最终各种教育产品的提供只能是通过各供应商的竞争才能更高效地完成,这种高效代表了对社会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这已经被历史所证实。当然,我也知道这种想法的天真性,但不管怎样,我深信这是未来的方向。
关于中国英语教育的问题我们就说到这里,在本书中提到这个问题,主要是和大家进行一个交流,实际上,对于我们每个有志于英语学习的个人来讲,这个问题不是我们首要的关注点,本书也更多的是想通过这种反思让大家对自己曾经的学习环境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有一个认识,从而能去思考怎样才能更好的在这种背景下前进,历史我们无法改变,我们需要的是了解如何在特定的历史中前进。
好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面对最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具体怎么才能学好英语,有什么好的方法和步奏吗?我的答案只有一句话:以语言的语义实现为中心。我们一直在强调,语言就是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的语言体现就是其语义的实现方式,只有将现实世界和具体语言语义实现能够连接起来的时候,一门语言才能算是学会。这个问题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可真不容易,想想我们现行的数十年的英语教育结果就可以知道了。
就像我们在前面分析中所看到的,我们现行的英语教学是在学英语知识,根本不是在学语言。按照目前的所谓教学纲要,基本上到高中毕业,所有重要的英语语言现象大家都已经接触到了,初看起来这种学习方式效率很高,今天我们学了可数名词,明天我们又学了不定式,每天我们都在进步,可结果呢?不客气地讲,大多数人到了高中毕业事实上连英语的皮毛都不一定摸着,为什么这么说呢?
举个例子,看这句话“昨天我从图书馆借了本书”;我们的学生在用英语表达这个简单的意思的时候,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时态?主动还是被动?而作为思维方式存在的语言要求他的使用者首先应该下意识地想到类似于“ I BOOK YESTODAY” 等这样有实际意义的概念。这就是差距所在,或者说这就是学习语言知识和学习语言的区别所在。而且,错误的习惯一旦养成,得费不少功夫去纠正。这个问题在绝大多数中国学生身上或多或少的存在,我自己就花了好一段时间才改变了每看见一个句子,先不想它什么意思就去分析它的语法结构的习惯。
我们主张的以语义实现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刚开始会困难一点。因为没有设定太多的固化的规则,教师也不用去告诉学生什么动词不定式可以做主语、补语、定语之类的无意义的规则,只是让学生去领会语言的实际意义,显然,由于没有规则可循,刚开始各种语言现象会显得很杂乱,千头万绪,但是这是语言学习必经的一步,随着词汇、表达方式的日积月累,有一天你终会恍然大悟,原来英语大致就是这个样子,从这一刻起,英语将是你终身的财富了,想忘怕也忘不掉了,剩下的就是在工作和生活中找机会去用罢了。
朋友们,一门语言的学习决不是一些夸夸其谈的培训机构所吹嘘的那样能在半年或一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大功告成的事。想想看,你我已经在汉语环境中浸泡了这么多年,转换到另外一种思维方式就那么轻而易举吗?更何况在一个并没有实际的语言环境的条件下进行学习。所以,当你打算去学英语的时候,首先需要反复问自己的一件事就是:我真的需要英语吗?必须要给自己一个理由,因为仅凭头脑一时发热加入到这一热潮当中,又半途而废的学习者比比皆是。
如果你的决心已定,那么最后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怎样更高效、更经济的进行英语学习的一些具体问题。之所以一直在强调经济问题,是因为如果没有了经济上的可行性,那这个社会的一切将不会有什么实际的意义,我们将迟早达到目前发达国家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这个论调有什么意义呢?回到我们的问题,我想把英语的具体学习阶段从零基础到熟练英语分为四个阶段,这种分类主要是考虑到非母语教育的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出于经济上的考虑,会有一些不同的具体的策略和资源准备上的重点。我想我们绝大多数读者都不会是那种不计成本的幸运儿。当然,即使你可以幸运到不用考虑经济因素,在英语学习中还是要花足够的精力,并且是在正确的道路上,只不过,由于条件的差异,应该比别人来得更快一点罢了,来看看我们的几个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入门阶段:
这个级别的定位主要是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像字母、音标、发音规则、简单句型和适量的最常用的词汇。这个过程从时间上讲不会很长,具体依个人而定。绝大多数接受过义务教育的人在这个问题上应该都不存在问题。对于所谓零基础的朋友,我的建议是找一个过得去的培训机构参加一个入门级的培训,这种培训的花费不大,而且对于培训机构自身素质的要求应该来讲也不是很高,这种考虑的原因主要是在你对英语还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开始自学往往是得不偿失的。
二,提高阶段:
这是级别是一个外语学习者最痛苦的过程,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完成这个过程,一门语言的新鲜感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大量需要记忆、需要诵读、需要理解的语言细节,这一切和自己的母语是那么的不一样,阅读,半懂不懂;写不出来当然也基本上听不懂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更可怕的是似乎看不到什么希望,这是真正考验前面提到的关于学习动力的问题,有足够的动力,你才能坚持下来,也就肯定能胜利,这还不仅仅是毅力的问题,更是一种热情,你要必须用英语谈恋爱那就最好不过了。
在这个阶段,主要是以自学为主,老师或者来自其他途径的帮助多起指导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一阶段除了一些重要的语言现象要学习外,更为关键的是接触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这是掌握一门外语、理解其思维方式的必经之路。在这个阶段,教师更多的是扮演一个类似于导师的角色,而不是语言知识的批发商,当然,这可能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有些高了。这是学习一门外语的根本,我们传统的英语教学的失败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认为英语和是可以用课本教出来的。
亲爱的读者,想想我们母语的学习过程,在我们大多数人能写出一篇像是文章的东西之前,先不说每天我们要说多少话,单是我们看过的各种小说,光金大侠的怕就不止几十本吧!可反过来看我们是怎么对待英语的,我敢说,绝大多数通过了我们四、六级考试的人恐怕连一本完整的英文小说也不曾看过,这样能培养出所谓的英语思维方式吗?
所以,处在这个级别的学习者,除了找一套好的标准教材外,必须在更广阔的范围中去接触英语,由简至难,一步接着一步,直到闯过这一关。可能有读者要问,这个过程大致需要多长时间呢?显而易见,这不会有什么统一的答案。我可以拿我个人的经验举个例子,像我这种中等智商,没过四级,真正打算开始学英语时的水平也就顶多相当于高中毕业的水准,之所以还能从学校出来七、八年后保持如此高的水准主要是因为我偶尔还翻点英文的资料。
从这个起点出发,我平均每天保持2-3小时的英语学习时间,形式上主要以读为主,读的内容比较泛,有英文网站新闻,英语报纸,英文小说,同时以朗文的新概念英语三、四册作为教材,再加上少量的听力练习和大量的朗读,大致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我想大家可以明白为什么我建议以自修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策略了吧!这些内容是学习者必须自己去完成的。另外说一点,这个阶段,我认为应该以阅读和朗读为主,朗读一定要大声并投入充沛的感情,要尽量做到像是在给别人讲述,不建议去盲目的进行大量的听力训练,关于这一点,后面还有补充,暂且跳过。
本书对英、汉语中不同的语言现象所做的大量的比较,以及对英语中异于汉语的语言现象所作的分析和解释也主要是为这个阶段的读者所准备的。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内容都是从如何实现语义这个基本出发点去进一步展开的。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能给正在这个长路上跋涉的朋友提供一些宏观上的和重点的提示,因为这个阶段处在需要强迫自己建立一套全新的异于母语思维方式的关键时刻,希望这些讨论能有所帮助。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所谓的理论绝对不能代替实际的语言材料的涉猎,任何关于语言的理论最多起一个方向标的作用,语言最终的掌握必须依赖足够量的接触,没有足够厚的积累,绝对没有厚积薄发的那一天。
最后,读者可能会问那么这一阶段的学习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或者说什么水平才算完成了这一阶段的学习。我想可能是这样,通过这个阶段的磨练,学习者应该具有初步的英语思维能力,具体地说,就是能以接近汉语的阅读速度阅读一般的英语文章,比如说日常的新闻,词汇不太生僻的文艺作品以及读者熟悉的专业领域内的相关材料。请注意,这种阅读可不同于你在四六级考试中花上四五十分钟、用尽各种技巧连猜带蒙的去理解那几篇文章,要求可比那要高得多。
除此以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听说能力不在这个阶段特别要求,主要是针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缺乏这样的实际环境,或者说要满足这样的条件经济成本太高,而且我个人的经验告诉我有了较好的英语思维基础,听说能力可以通过高强度的训练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总之,通过这个级别的学习,就象以前提到的,英语已经成为你的一笔终身财富了,可惜的是,它即不能遗传也不能当遗产。
行进到这里,可以告诉大家,所谓的英语学习实际上已经结束了。虽然你可能还无法在实际的环境中应用英语,但英语的学习确实已经完全结束了,因为最终语言是用会的,而不是学会的,只不过作为一个外语学习者,必须得有一个这样的明显的学习过程罢了。读到这里,大家可能不免感到有些遗憾,学了这么多,我还是用不了。但好消息是,从这一刻起,你将从真正意义上脱离外语学习的苦难,转而享受到期盼已久的快乐。
三,应用阶段:
坦率地讲,这是绝大多数外语学习者所需要达到的,同时也是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在这个阶段,你必须把英语作为你工作、生活、娱乐的工具,哪怕刚开始可能水平低一点,尚达不到专业的要求,但至少可以用来了解相关的方方面面的资讯,例如专业领域的进一步深造,日常信息的获得等等。你也需要考虑在这个阶段根据具体的情况参加一些较高级的口语、听力方面的强化训练课程或者自己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你会发现,有了前面的基础,所谓国人畏如虎的听力和口语实际上也不是那么难的无法企及,最终要使自己能够胜任日常的交流和专业领域内的完全沟通。
有读者可能会问,你所谓的“需要达到的水平“具体是什么意思。我的判断是这样,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用英语谈情说爱、表达复杂感情或者引经据典、能够用英语写小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我们的英语基本上也就停留在语言工具的水平上,而不是更深入的文化水平上,当然,也没这个必要,想想,你我这辈子和几个老外坐在一个桌子上打麻将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四,熟练英语阶段:
这个阶段其实不说也罢,只不过为了保持某种完整性而加入的。这不是我们视野内的目标,不在英语国家真正地生活一段时间,是决没有可能达到这一点的。原因就是我们刚才所解释的,因为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语言工具概念所能涵盖的,而是一种文化的东西了,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与生俱来的。
以上就是我对英语学习者的建议。最后,让我们用一个争议甚广的话题来结束本书。传统上,我们把英语学习分成阅读、写作、听力、口语这么几大块,流行的说法是中国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只能读,不能说,急需加大听说能力的培养。我的看法是我们学的英语实际上应该更准确地说是“英语知识“,甚至连哑巴英语都谈不上,前面提过,我们尚引以自豪的所谓读的能力就是连猜带蒙的用各种技巧去读懂几篇有限的应试文章,试想一个英美国家的聋哑人不会就是这种阅读水平吧!
学习英语,就是去学习英语的思维方式,这是学习一门语言的不变的标准。具体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达到这个目的,要考虑语言自身的跨度和经济上的可行性。在目前的整个教育大背景下,我认为在英语学习的初始和提高阶段还是要以阅读,这种简便易行的方式为主要手段,关键是有没有真正地去读,连几本英语小说都从来没读过的人能掌握英语,打死我也不信。这种说法并不排除对口语的注重,只不过在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策略罢了,这个上面已经说得很多了,就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