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里说事事皆为痛苦,轻极而化,都是珍贵的经历。
同样一件事情,每个人的自我认知,感觉不同,所看待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如此,换个角度在别人眼里,也许不值得思索和伤神。
但如果深陷其中,处理的方式方法也许只有当事人知道个中滋味。
闺蜜在送孩子回来的路上和我倾诉,她和另外一个朋友因为孩子的一些问题无限延伸,她自己的话说孩子就是她的命,是精神支柱,所有感情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现在就因为孩子的事情致使两个人感情僵硬。
她对那个朋友很失望,觉得自己的真心付出得到一塌糊涂的结果,即使自己小心翼翼,患得患失,也把那点仅存的好感失去,结果伤的不是神,还有她那颗炙热的心。
其实生活中,有些人你在怎么努力也得不到他/她的心。因为你不是他/她需要的人,或者感情在你这里得不到滋生的土壤,更多是心与心的交流达不到共情。
人与人之所以投缘,或许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就足够了,以至于相交甚欢。时间再久,也不会因为三观不同产生分歧,更没有利用和世俗的心理左右,只有纯澈明亮的感情。
她寂落的情绪让我感触,伤心的泪水叫我不知如何劝慰。看她的样子一如十年前的自己。自怨自艾,找不到自我认同感,想在别人身上取暖,而且自卑,那种低到自己影子里却找不到怜悯的感觉,连言行举止都那么小心翼翼,谨言甚微。
其实这种情况就是内心不够强大的原因,最起码是不够接纳自己,想索取别人的关注,在他人身上印证自己感情的回馈。
一味沉溺在这种感情里,像是陷进了沼泽地里,想拔出来又无尽的缠绕,地面的坦途在招手,却拯救不了那颗不能拔出来的心。
没有人愿意待在这种感情世界里沉睡。
但是你改变不了别人的感情世界,拯救不了地球上那些因为你感情失落却依然再转的事情,唯一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态。能控制的是自己的情绪。
这种境况只能给自己的心找出处,可能一时无处安放,但是时间久了就会发现,并不是所有走心的感情带来的都是伤痛。
有些感情付出真心没有错,但付出的愿景都是希望得到对方回报以真心,至少也要同等回应。可往往期望值越高,失望越大,最后得到伤心难过不能自已。
你想到那个人的时候只有忧伤,没有眷恋,更谈不上暖心,倒不如从记忆中抹掉好了。如果你对他/她有恨,那么说明你还是在乎,耿耿于怀带给自己的只会徒增烦恼,无关他人,伤害自己而已。
当你可以无视的时候,也是真正放下的时候。与其时间浪费在不值得付出的人身上,不如花点心思让自己丰盈起来,修心也是一种境界。
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对的人身上,你得到也许不是物质回报,而是关于人生、关于成长、关于自身心灵的启迪、关于人生豁达和快乐这些就足够了。
经年别去,一切都会在时间里得到验证,和你一起走过一段路的人也许寥寥无几,而我愿意做那个你想起来没有忧伤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