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懂事,是因为不被重视
小时候,我家住在四合院里,家里有哥哥、我、弟弟三个小孩子,他俩都是大伯家的孩子。
有一次我过生日,爸爸提前一天去镇上买了生日蛋糕,我高兴地等着第二天到来。第二天发生了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我只记得当天晚上弟弟吵着要吃蛋糕,爸爸就切了一半给他。
后来爸妈分家去了市里,我在市里上了小学。
弟弟到了我家,看上了我穿的拖鞋。临走时,把拖鞋从我脚上脱下来,拿走了。
类似的事情,发生了很多。当然也不限于大伯家的弟弟,还有二姨家的妹妹,还有叫不上来是什么亲戚家的小孩。
因为你大就应该让着小的,因为你懂事,你可以什么都没有。
我从没做任何反抗。但我知道我不开心,否则我不会到现在都记得。
或许,这就是大人眼中的懂事吧!
2懂事的人,总是怯于表达
我从很小就对爸妈的心情感同身受,对家里的经济状况一清二楚。我知道家里的经济条件一般,妈妈日常开销多少,我都看在眼里;爸爸说还剩多少钱,我也记在心上。
初中,到了爱臭美的年纪,流行穿牛仔裤,我都是一条裤子穿到磨破了,不能用布贴补了,才会再买一条新的换上。
那段时间最开心的事,就是亲戚家姐姐把不要了的衣服送给我,我如获珍宝,那时,爱美的心才稍微得到了满足,但我从没有向爸妈抱怨过。
爷爷说,小时候带我去赶集,小孩子都喜欢的玩具我不要,零食我也不吃,只要了一包一块钱的瓜子,这件事让爷爷记到了我长大,现在还不时会说起。
对向来勤俭的爷爷而言,我这样是懂事的吧!
我会记得爷爷说的,洗漱要节约用水,出门要关了所有电源,我到现在都是这么做的。可是,这么做的从始至终也只有我啊!
我不喜欢张口就要这要那的小孩,觉得他们很幼稚,为了一点小事撒泼打滚。但我又很羡慕他们,那么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反观我,不会表达自己的喜好,拒绝坦露自己的心情,把自己藏得越来越深。时间久了,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想要什么了,好像什么对我都可有可无。
我不喜欢大部分人喜欢的东西,如果我看一个东西不错,你说,很多人都有,那我是不会选的。
我没有特别的兴趣爱好,就连当初高考选专业,也是选了学费最低的那个。毕业工作了,又陷入了选择之中。
3懂事,导致敏感
随着年龄增长,我发现懂事的背后,是我的敏感。
敏感的人总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跟别人的交往中,我总是能捕捉到对方细微的变化,不管是一个小动作,亦或是不经意的一个眼神。我可以通过这些改变判断出对方的心情。并迅速回想刚才的对话,找出原因,再把事情圆回去。
我不懂得怎么去拒绝别人,从小到大,只要有人让我帮忙,我一定不会拒绝。同时,我也不喜欢麻烦别人,所有事我都亲力亲为。
也许你会问,那你自己呢?
我想,在别人快乐和我快乐之间,我会选别人快乐。因为我不快乐是自己的,别人不快乐,是我的,是因为我,这样我会内疚,会更不快乐。
所以,我特别羡慕一类人,他们是朋友,从小打到大。他们一言不合就吵架,吵完了还是亲得穿一条裤子。
4懂事,导致自卑
在学校,我成绩优异,是老师口中同学学习的榜样;在家里,我乖巧懂事,是邻居眼里别人家的孩子。
我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害怕因为自己做得不好让他们失望。数学差一分满分,我会难过,恨自己粗心大意,我拿着这样的标准约束着自己。
第一次看《请回答1988》,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德善,她会把仅剩的两个煎蛋留给姐姐和弟弟,会和生日相差三天的姐姐同一天过生日,她总在默默为家人付出着,希望爸妈可以看到。
我也像她一样,因为本就不善言辞,我以为自己的付出,能让别人看见,也记在心里,不为别的,有时只需要一句“你真懂事”。可是他们根本不会,懂事的孩子更容易被忽略。
好像从来没有得到特别的呵护,我逐渐变自卑了,在我身上从来没有理所应当。我从不会主动向一个人示好,却用十分的好去回报给我一丝善意的人。人家收回了善意,又会否定自己。
如果你本来不懂事,难得懂事一次,你就会获得夸奖;但你本来懂事,你就需要一直维持着这个形象,你放纵一次,就会前功尽弃。懂事的人太难了。
如果可以,我希望你别做懂事的孩子,懂事超越了你的负荷,从来不是你本身这个年纪该有的。
我现在正试图改变,一点点去表达自己,也许很难,但总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