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日的晨光,比闹钟先一步叩醒眼帘。举国欢庆的日子里,城市浸在松弛的喜悦中,我带着未竟的思绪醒来——计划昨夜看完的《单元合伙》停在半途,没听完的专业视频也像断了线的音符。本想借着节日补个懒觉,多日的困倦如潮水般涌来,可创业的琐事早已在心底扎了根,意识刚清醒,课程学习的安排、合法制度的梳理便冒了出来,像春芽顶破冻土,执拗又鲜活。
晨起时最朴素的愿望,是一碗热乎的羊肉烩面。寻了两家店,门扉紧闭,最终在单位楼下的“老安家泡馍”落了脚,点份羊肉小炒。辣椒多到呛得人直皱眉,滋味远不及预期,可热乎的汤汁下肚,胃暖了,心也定了几分。生活大抵就是这样,从不会按预设的剧本走,却总在不完美里,悄悄给人继续前行的力气。
揣着这份热乎劲儿往公司走,沿途的红绿灯、右侧车道的提示音,成了前行的背景音。到单位取资料、搬电脑,清单上“全国创新大赛”的字样格外醒目,心跳微微加速——这是全新的挑战,像一座藏着风景的陡山,虽难攀,却让人挪不开眼。北京的订单和款项迟迟未动,不能催,只能沉下心打磨细节;更深层次的融资需求悬在心头,团队的目光落在我身上,那不是压力,是沉甸甸的信任,重得不敢辜负。
忙到午后,想起给家里打个电话。听筒里传来妻子的声音,李老师还在医院守着岳母,脚步没敢停歇;儿子远在北京,正对着电脑改论文,熬夜的黑眼圈还没消。挂了电话,鼻尖有些发酸,却又觉得心头暖烘烘的。我们这个小家庭,此刻像散开的星辰,各自守着一方天地:医院的病房里是牵挂,北京的书桌前是坚持,而我在公司的工位上,守着团队的期待。虽隔着距离,可每个人都在为小家的安宁、为家族的崛起拼劲全力,这样的忙碌,值了。
百步者半九十,我深知此刻尚在途中。应收还款比去年多了不少,每日的消耗像时钟滴答,提醒着不能有半分懈怠。可当阳光透过窗棂洒在资料上,当想起家里每个人的坚守,想起团队等着我牵头突破,心底那股劲儿又燃了起来。见专家时的紧张,成了全力以赴的动力;整理文件的繁琐,化作捋顺思路的契机。
这一天,没有波澜壮阔的成就,只有细碎的奔走:从一碗辣得呛喉的小炒,到公司里堆积的文件;从对订单的牵挂,到对大赛的期许;从电话里家人的近况,到心底沉甸甸的责任。可正是这些点点滴滴,拼凑出一颗永不沉寂的奋斗之心。
有人说,节日该用来休憩,可对追梦者、对肩上扛着家与团队的人而言,奋斗本就是一种常态。他人的尊重是信心,于我却是前行的燃料;肩头的压力是担子,亦是脚下的基石。我知道前路依旧崎岖,资金、订单、家人的牵挂,都是必须跨过的坎。但就像今天,纵然没吃到心仪的烩面,纵然要独自应对一堆难题,可想到家里每个人的坚持,想到团队的信任,便觉得浑身是劲。
此刻的紧张会化为上场时的沉稳,此刻的忙碌将凝成突破后的底气。愿这十月一日的细碎点滴,能成为一束微光:告诉每一个奔跑的人,不必怕路途坎坷,不必忧暂时的困顿,只要奋斗之心不熄,只要身边有同频的家人与伙伴,每一步都算数。终有一天,那些未竟的事会圆满,那些悬着的心会落地,而我们回望时,会笑着说:原来所有的坚持与牵挂,都成了最珍贵的勋章;所有为家、为团队的拼搏,都让平凡的日子,绽放出了不凡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