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加布瑞埃拉·泽文
尊敬的A. J.费克里先生,您好:
最近的天堂生活可好吗?
我是来自远在中国的一位读者,刚刚读完了《The Storied Life of A. J.》,有一些想法想跟您分享一下。我相信黎坚惠能收到麦当娜的回信,您也能收到我的。 : D
我猜天堂应该配备有中英翻译,给您推荐严复先生或者杨绛先生,能不能遇到就看您的人缘啦。对了,书名在中国被意译成《岛上书店》,虽然直译过来是A. J.费克里的传奇人生,不过显然前者更让人印象深刻,也更有说服力,因为事实上全书的人物都与书店有所关联,但并不是全与您相关喔。
说实话,如果要我用一句话评析全书:我觉得您和您的前妻妮可如果不死,很大概率死的就是《岛上书店》。您先别生气,且听我娓娓道来。
1. 妮可之死(第一部)
在她去世之后,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消极堕落的状态,以致您机械性地营业书店,封闭自己,同时为了极力保留所有与她生前相关的人和事,哪怕糟糕的书店营业员也不忍辞退。“独自生活的难处,在于不管弄出什么样的烂摊子,都不得不自己清理。不,独自生活的真正难处在于没人在乎你是否心烦意乱。”雪上加霜的是价值五六十万美元的藏书《帖木儿》不翼而飞,即使报警也查询无果;书店里还平白无故地多了一个两岁多的小女孩——玛雅,翌日发现其母溺水身亡……“世界真有趣,对吧?有人偷了你一本书,还有人给你留了一个孩子。”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妮可的死虽令人叹息,但是这个最直接的打击却间接地让您再次遇到了真爱阿米莉娅,因为以前的您可是相当固步自封,生活只有书和妮可,也不知道睁眼看一下外面的世界;同时我相信曾经的失去也能让您更加珍惜眼前人。“找到一个跟你阅读兴趣相同的人又何其难得啊?”
而《帖木儿》的失窃则像是往您内心紧闭的大门缝隙投射进去的一道光,您现在可曾相信您以前是个守财奴吗?就像死守着至尊魔戒的咕噜,买了将近五百美元的玻璃盒锁着藏书,时常拿来鉴赏。唯一不同的是您收藏《帖木儿》只是仅仅因为它的商业价值,我觉得的确不是您的作风。所幸的是没有了藏书,您反而逐渐敞开了胸怀,开始以不一样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
而玛雅的到来则彻底让您性情大变,完全毁了您打算把自己喝死,把生意做垮的计划。“一旦一个人在乎一件事,就发现自己不得不开始在乎一切事”。因为玛雅,艾丽丝岛的居民也纷纷忙活了起来,想必最初的您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即使妮可不在,自己也能够组织起读书会和图书派对,还能结交这么多邻居朋友吧?
所以当您向阿米莉娅描述妮可的死,轻描淡写地引用《迟暮花开》的时候,我知道您基本已经释怀了。“弗里德曼把失去一个人的那种独特感觉写出来了,写出了为什么那并非只是一件事。他写到你怎样失去,失去,再失去。”也许想要抚慰丧妻之痛的最好方式是找一位值得托付一生的另一半,虽然很难,但是您也找到了。电影《Eat, Play, Love》女主角伊丽莎白通过美食、祈祷和恋爱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而您则是书本、亲情和爱情。
妮可不死,无以为继。
2. A. J.之死(第二部)
好像很多艺术家都是死后才出名?哈哈跟您开个玩笑。您这么才华横溢,博览群书,加布瑞埃拉把您写死好像不太公平吧。何以见得?所有章节的标题都是短篇小说的题目,十三个章节,十三篇小说,相形见绌,我一篇都没读过…并且让我在回看目录的时候竟然想不起内容是什么…我也很好奇每章节前一封封的信是失语症恶化前为玛雅写的荐书信吗?
来,我们倒带一下:兰比亚斯警长接任书店、您的葬礼、兰比亚斯和伊斯梅卖掉《帖木儿》、您被查出脑癌和失语症、玛雅的作品获奖、您与阿米莉娅结婚…
虽然您得了脑瘤,加上严重的失语症,可能无法清晰对谈,不过您应该还记得婚礼上的致辞。依旧来自于您和阿米莉娅最初相识的“定情信物”《迟暮花开》:“因为从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爱,我们独来独往,然而就是因为独来独往,才让我们以为自己不值得被爱。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你会驱车上路。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你会遇到他(她)。你会被爱,因为你今生第一次真正不再孤单。你会选择不再孤单下去。”
在她第一次向您推销书目的时候,我想那时您应该未曾料到您不喜欢的书本类型会逐渐充盈着岛上书店,四年后会因为玛雅而追求阿米莉娅,会因为对书的爱与她共结连理,这两位会成为您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之一。看到您和阿米莉娅在病房做手术前的对话,想到我们中国革命党人林觉民的《与妻书》“与使吾先死也,吾宁汝先吾而死”,那种想要把往后余生托付给彼此的情很牵动人心嘛。
但是我也没有料到您会因为脑瘤而丧失了生命,还丧失了读书的能力。相比前者,后者可能更让您痛心。在此多扯一句,您其实不必对电子阅读器如此反感,因为无论电子书或纸质书,都只是书的形式之一,就像这封信也只是读后感的形式之一,堂堂文学家和书店老板为这种东西恼怒岂不有失风度?再者科技的发展也许能够治疗好您的脑瘤和失语症,再不济也能让您从读不了书转到听书嘛。
正因为您的死亡,或者说死因脑瘤,兰比亚斯能够引导伊斯梅把缠在心中多年的心结打开——玛雅是丈夫丹尼尔·帕里什的私生女,并且完全是用爱去包容饱受前夫精神折磨(十二年流产七次)的玻璃心,一起把偷来的《帖木儿》坦诚地拿去拍卖给您筹手术费,最后甚至放弃退休后去佛罗里达安享晚年的机会,将存下来的钱用来买下岛上书店。
虽然在这之前,兰比亚斯与前妻离婚,玛雅的生母玛丽安·华莱士溺水身亡,丹尼尔·帕里什死于车祸,但是此时的离别、死亡都不再是痛苦的代名词,而是救赎。Easy doesn’t enter into grown-up life.每一次转机又都是新生,“我们时常失望,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重振旗鼓”。所以您也可以稍微安息了,岛上书店后继有人,哪怕您的死可能不公平,但是起码值得。
3. 岛
显而易见的艾丽丝岛是岛,即使两趟火车加一趟渡轮也终究可以让肉体抵达,但是真正名副其实的是另一个岛,就像鹊桥,只不过那是无形中以书本充当桥梁的岛上书店,连接着岛内外人的心,唯独有心人才能看得见的岛。
碰巧的是我现在也在岛上,您可能不了解,这么说吧,您的是岛上书店,我的是岛上体育训练中心。在钢筋水泥打造的一线城市,中心矗立着这个半军事化管理的小岛,西侧一隅是珠江夜景,往来游船安静地徒添几分冷清,顿悟自己只是个心在局外的局中人,始终难以破局。所以我能理解您在妮可去世之后的感受。
每个人都是局中人,只不过当我从上帝视角去看此书的时候,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无意冒犯,不介意我暂代上帝来看您吧)。假设妮可没有死,您很有可能依旧活在心中的孤岛里,继续作茧自缚;假设您没有死,在围城里的就是您身边的人,兰比亚斯、伊斯梅、玛雅和阿米莉娅…您这儿也算是为书献身和为艺术献身啦。
佛祖释迦牟尼说的八苦,书中有五苦: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您可以不死,但是这本书就会显得没那么真实,影视剧的大团圆结局在现实生活中寥寥可数,大部分人都是一生平凡而杂糅着间歇性喜怒哀乐的普通人,“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的人,没有谁那么特别”。就像很多人吐槽的偶像剧,明明都能猜出剧情却很受欢迎,这事儿不怪明明,因为他们卖的是小鲜肉颜值,而您卖的是情怀,平凡而动人。虽然不圆满,但是完整了。“我们不全是长篇小说,也不全是短篇故事。最后的最后,我们成为一部人生作品集”。
是否还会有《岛上书店II》呢?“也许她说得对,也许这本书在严格意义上是否真实并不重要”。此信同理。
诚挚问候
胡侃
2018年10月5日,二沙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