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挪威的森林》
凌晨一点,合上书,感觉眼前充斥着无边的黑暗,这是青春的模样?我不解。我终于闭上眼,沉沉睡去,但耳边却有一个声音嗡嗡回响:直子和渡边不该是这样的。
第二天一早醒来,眼前又出现了渡边和直子散步的情景。他们一直走,在黑暗中消失,却在徘徊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虽然一口气读完了,但这和我看过的所有的青春小说都不一样,一点都不一样,没有满满青春活力和正能量。于是又翻开了一开始没有耐心看完的序,希望找到一些答案。"没有神出鬼没的迷宫,没有卡夫式的隐喻,没有匪夷所思的情节,只是用干净的语言娓娓讲述已逝的青春。"村上春树到底想要表达什么,难道青春就是这么黑暗和痛苦吗?在我看来,渡边,直子,木月,绿子,他们都是一群疯子。直子和木月有严重的心理疾病,而渡边和绿子的思想行为也大为怪异。我称他们为疯子,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后来,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死去,死在渡边面前,死在我面前。我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这样的文字,这样的村上,实在令我害怕至极。
我不理解。为什么,为什么他要这样写青春。不过确实,我只是浏览了个大概,并没有看懂,或者说,完全看不懂,可我还是看下去了。直到后来看了一遍又一遍,才有意识地把前面的回忆和后面的插叙连接在一起,交织成渡边完整的记忆——那些渡边死命抓住的已经模糊并且时刻模糊下去的记忆残片。还记得渡边说:"文章这种不完整的容器所能容纳的,只能是不完整的记忆和不完整的意念。并且发觉,关于直子的记忆越是模糊,我才也能更深入地理解她。"渡边是深爱着直子的,所以当直子问他:"希望你能记住我。记住我这样活过、这样在你身边待过。可能一直记住?"他想也没想,说:"永远。"可后来他又说,他悲哀的难以自禁,因为直子连爱都没爱过我。很多人都说渡边同那么多女孩同床,怎么还能说是纯真呢?该说是放荡才是。但我以为,他与永泽不一样,渡边一旦确认了对方的感情,对待爱就变得严肃起来,开始有了责任感。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坦诚,说爱,便是真的在爱,因为爱,才产生责任感,才会一直希望直子出来和自己住在一起,才会在直子离开人世后独自失魂落魄流浪一个月之久。
"所谓成长恰恰是那么回事,就是人们同孤独抗争、受伤、失落、失去却又要活下去。"村上写死是被迫的,那是成长或活下去必须付出的一个代价。木月死了,直子死了,初美死了,直子的姐姐死了。林少华说,死在村上的作品中并不少见,但相比之下,《挪》中的死者都具有突出的正面特点。木月那么热情,直子那么温柔,初美简直近乎完美,直子的姐姐品学兼优,因而他们的死都那么令人怀念。可以说,《挪》既是死者的安魂曲,又是青春的墓志铭。同时死又给生者留下只有通过死才能学会和体会的东西。渡边在木月死后说:"如今想来,那真是奇特的日日夜夜,在活的好端端的青春时代,居然凡事都以死为轴心旋转不休。"然而渡边通过木月的死——以木月死去的那个晚上为界——得知"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通过直子的死,明白任何哲理都不可能治愈失去所爱之人造成的悲伤,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从悲哀中挣脱出来。事实上渡边也最后穿越了那片无边的泥淖和阴暗的森林,摸索新的人生。借用村上的话,"所谓成长恰恰就是这么回事"。
后来翻了很多遍才发现,我直接跳过了最前面的一页开始看第一章。而那一页正好写着:献给许许多多的祭日。
一瞬间,淡然了许多。
或许,在那些许许多多的祭日里,渡边在孤独和伤痛中成长,也从不后悔与他们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