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打人,怎么办?
说起孩子打人这事,很多爸爸妈妈都很头疼。
孩子被打了,父母会纠结“要不要教他打回去”,但如果自己的孩子爱打别人,父母同样很担心。有一位家长留言说:我们宝贝,平时不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儿,还会主动攻击别人,比如推开、用脚踢、拿小木棍戳别人等等,每次我都会阻止,并要求她道歉,她也会乖乖道歉,但下次还会犯,该怎么纠正呢?
首先说明一点,不论是“孩子被打怎么办”,还是“孩子打人怎么办”,都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孩子性情不同,发生肢体冲突的原因、场景不同,没有什么放诸四海皆准的办法。
那么,家长是不是束手无策呢?不,你可以了解孩子成长的一般规律,分析孩子打人背后的原因,并且在孩子打架时做出态度坚定的处理,在日常生活中打好预防针。
|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恰当方式
我们得承认,人类天生是有攻击性的,成人世界也经常发生肢体冲突。当然了,我们也知道,暴力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恰当方式。
回到孩子身上来,所有的孩子都或多或少有攻击行为。比如有的宝宝会以自我为中心,不太能理解别人的感受,这是正常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他们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会推打任何阻碍他的人。还有些宝宝会保护自己的“地盘”,攻击“入侵者”。
我女儿小时候,有次到小朋友家玩,她在自己的帐篷里玩玩具,对方抢玩具,她一把就把对方推倒了。
三四岁以后,大部分孩子都可以理解别人的感受,不过,也会出现可能伤害他人的情况,比如打人、骂人等。人的大脑前额叶皮层负责理性思维、自我控制,而孩子的前额叶远远没有发育成熟,前额叶真正发育成熟要到二十几岁。所以孩子不能像大人那样“深思熟虑”,行为容易冲动。
另外,孩子的语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说不清楚就会用肢体动作表达自己,不能解决问题就大发脾气。一般来说,孩子在这样几种情况下,可能会攻击别人:
一个是孩子的需求没得到满足。比如,孩子正看在看电视,奶奶过去把电视关掉了,孩子就冲奶奶发火,一通拳打脚踢。
另一个是孩子与别人发生冲突。在游乐场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两个小朋友挣抢一个玩具,抢着抢着就动手往人脸上招呼,又抓又推的。
也有一种可能,孩子已经习惯性打人。在学校里,总有那么一两个孩子爱招惹别人,一会儿揪这个人的头发,一会儿又踢那个人的屁股。老师一时没看住,他又把同学的东西抢走,扔到地上。
对于孩子被欺负,引导孩子反击,有家长可能会说,我们教孩子反击时,控制好力道就好。问题是,人往往会低估打人时,自己对别人力道大小的掌控。
作为打人者,我们的大脑会提前预知击打力道,手上传来的反馈,也就是疼痛感,会被大脑抑制,因此感觉不是那么痛。但是被打的人,没有这个抑制机制,会感觉特别痛。
小孩打人,也会低估对别人造成的痛苦。他们试图向对方还手的时候,想用同样的力道打回去,结果却是越打越用力。因为他们低估了对方感受到的力道和痛苦。
打人会让同伴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印象。我女儿所在的幼儿园做过内部调查,就是让每个小朋友列出三个最喜欢的朋友,三个最不喜欢的朋友。哪些小朋友是最不被喜欢的呢?结果是几个调皮的、经常撩打别的小朋友的男孩子。
孩子正在打人,怎么处理?
1.要立刻坚决地制止
看到孩子打人,家长要迅速做出反应。注意态度坚定,握住孩子的手,带他离“打人现场”稍微远一点。这样也能帮他的情绪“降温”。
2.跟孩子一起回顾事件,认同孩子的感受
孩子可能因为语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而付诸暴力,他们的前额叶没有发育成熟。我们大人这时应该充当孩子的前额叶,帮他理性思考。要理解孩子,帮助他梳理问题所在,然后跟他一起想解决办法。比如,孩子跟小朋友抢玩具打架,你可以这样跟他回顾:
“你刚才非常生气。你想玩那个小汽车,他却不给你,对不对?” 这样说,孩子感觉被认同,会开始平静下来。
3.邀请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接着,你可以邀请孩子想办法:“其实,你想玩小汽车,还可以想其他办法。跟他商量一下,用其他玩具跟他交换。要不然,轮流玩也行。或者,你还有什么办法?”当孩子开动脑筋,开始想办法,他的理性脑启动,就不再受制于情绪脑。即使孩子并没有想出其他方案,也会变得更加冷静。
孩子冷静下来后,别忘了跟对方道歉。道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是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学会表达友好。
还是刚才的例子,你可以很自然地带着你们的“方案”去找对方小孩。你可以教孩子:“看,他很伤心,因为你打了他。怎么样可以让他开心一点?你试试去说对不起,两个人拉拉手吧。然后你们轮流玩这个小汽车,好不好?”
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我最开始我提到的那位妈妈做的很好,她会阻止孩子攻击别人,也会提醒孩子道歉。不过,孩子有了“打人”的习惯怎么办? 我要说,功夫在平时。
有时候,我介绍一些解决育儿问题的方法,会有爸爸妈妈说,叨叨魏,我用过你说的方法了,不管用。我得再声明一下,没有什么方法是万能的,育儿的功夫关键在平时,在于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
平时如何培养孩子“非暴力沟通”?
如果孩子容易打人,首先我们要反思,孩子的成长环境中有没有鼓励暴力的因素?
比如,孩子打了父母长辈,有的父母长辈会跟孩子用开玩笑的语气说,“呀,你敢打妈妈,小坏蛋!”这样的表现,会让孩子错误地以为可以用“打”来获得关注。
另一种极端的方式是,一看到孩子打人,家长就觉得特别气愤,揍孩子一顿,用惩罚的方法让孩子“长记性”。这样本身就是给孩子做错误示范,让孩子以为可以用打人的方法解决问题。孩子可能会想:“爸爸妈妈比我更高大、更有劲,就可以教训我。我也可以教训比我矮、比我小的人。”
此外,对于学龄前孩子来说,纯粹讲道理也不太行,他们可能似懂非懂,印象不深刻。如果能用一些载体把道理“生动化”,效果会更好。
用假装游戏的方法,更容易让孩子接受规则。我常用的方法,是把手和脚虚拟成手宝宝和脚宝宝,让孩子觉得手宝宝和脚宝宝是独立的,而她的任务是教会他们遵守规则。
比如,孩子想打人的时候,是手宝宝不听话了。我可以先跟孩子约定一个“暗号”,叫手握拳、再张开,表示提示手宝宝,不要打人。等到孩子真的快要发脾气的时候,我在她面前握拳、再张开,提醒孩子,“手宝宝不要打人哦”。长此以往 ,大点的孩子,就可以理解并遵循这样的“暗号”提示了。
我们前面分析过孩子打人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的情绪和欲望的表达没有受到抑制,直接就表达出来了。问题是表达的方式是暴力,这种表达方式是后天习得的,可能是表达了一次以后没有被制止,而是得到了好处。可能是模仿了别的小孩的行为。
我给你的教育方法,就是要告诉小孩,表达情绪和欲望可以,但是要用恰当的方式。比如,表达需求的时候,说话要清楚大声,要找到合适的对象。其实孩子是会这招的:如果妈妈不同意吃饼干,他们会去找爸爸或奶奶。
还可以教孩子谈判,尝试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比如:“如果不能吃饼干,那能不能吃一颗糖啊?现在不能吃,那吃过饭之后可以吗?”“我想玩小汽车,你可以给我玩一会儿吗?我把积木借给你玩吧?要不,我们轮流玩,一人玩一会儿?”
要让孩子明白,暴力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你平时要多教孩子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在孩子被情绪控制的时候,要当好他们的前额叶,理性思考,控制自己。欢迎你把这篇文章分享给周围有类似情况的朋友,帮助他们的孩子在非暴力的环境下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