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哲学相关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少,大学里的哲学系也越来越小,在资本的驱使下实用主义独占鳌头,哲学的光芒在工业革命以后渐渐暗淡。
早在1818年,黑格尔在柏林大学的开讲辞中就曾说到:“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大大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牺牲在里面”。200年前的话至今依然受用,困于996的“社畜”寄希望于经济自由这条漫长艰辛的路,成功的寥寥无几。
在紧张工作的间隙,由于疲劳的侵袭,有时会突然感到伤感,空虚;即使偶尔得闲又贪心享乐难已自处。面对暮色茫茫的黄昏,宽广无垠的草原,沉寂的夜色、呼啸的狂风,突然感到渺小、畏惧,不知所措;认不清方向,看不到前途,既不能把握现在的命运,也不能寄望于未来……
有时我常常怀疑,是否只有我是这样的敏感、焦虑,是否只有我困惑于人生的意义,哲学给了我终极的答案,那些穿越千古的共鸣,告诉我人类思考人生的意义从未停止过,哲学在日益浮躁的社会里尤为重要。当你不知道什么是你想要的,什么是你真正喜欢的,什么是值得你放手一搏追求的,哲学的思考能让你更加清晰的认识世界,看清自己,能给灵魂一片净土,让精神得以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