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买房故事|1998年,我在武汉拥有第一套房

1998年,我在武汉复兴五村买了两间地基,花了1.6万。又花8万,盖了一栋两层楼的私房。

那时的我,很穷,没有一分钱存款。我租住在复兴五村,带着三岁的儿子,挣着微薄的工资,艰难度日。

那时的复兴五村,又脏又乱,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

每天送儿子上学,还要从铁路上横穿。现在想想,感觉真是危险。

可是没有办法,这里的房租便宜。那时对生活的要求不高,只要能在城市落脚就行。

这里住着很多红安老乡,他们经常三五一群,聚在一起,走东家,串西家,就像生活在农村。

铁路那边有地基出售,你买不买?有一天,有位红安老乡兴奋地问我,说很多人都跑去买了。

那时的我没有钱,但喜欢凑热闹,跟着别人,跑到铁路那边看。

等我兴冲冲跑到那里,只见大片大片的菜地和鱼塘, 杂草丛生,荒凉满地。   

我的热情骤减,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没有钱。

铁路那边的菜地和鱼塘,很快被当地村民陆续出售,身边的红安老乡,都前仆后继,跑去买地基。

这里离汉口火车站近,以后肯定有发展。再说,谁不想在武汉拥有一套房子呢?

我心动了,也想去买,虽然没有钱。

当我决定做一件事,我都会当机立断,并全力以赴去完成。

在姐姐和妹妹的帮助下,我很快凑齐买地基的钱,跟着其他老乡一起,在那片荒凉的土地上,买了两间地基。

地基买了,就要开始建房。为了省钱,我们包工不包料。

至今还记得,自己亲自跑到钢材市场,买钢筯请板车拖回的场景。

辛辛苦苦盖了一年,一栋两层楼的私房,终于在我面前竖了起来。

我没有太多的喜悦,更多的是心酸。没有钱的日子,真的是寸步难行。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那时所有建房子的钱,基本都是东拼西凑借来的。

无法忘记那段艰难的岁月,特别感谢当年借钱给我的姐妹和朋友,是你们的帮助,让我度过难关。

借钱要准,还钱要狠。当年身边的亲人和朋友,都不富裕。

在这种情况下,还愿意借钱给我。我怎能辜负别人对我的帮助和信任?

接下来两年的时间,我省吃俭用,终于将建房的钱还清。

住进新房,虽然家里布置简陋。但那时的我很满足,我终于告别租房的时代。

我们一家在这栋私房,居住了近20年。当年的两层小楼,早已加盖为7层,家家如此。

我亲眼见证复兴五村的历史变迁,由冷清到繁华。现在的复兴五村,更名为华安里社区,位于常青公园旁。

华安里社区被铁路包围,仿佛与世隔绝。里面全然是个独立的小世界,外面的高楼大厦与它无关。

房子密集,租金低廉,吸引很多外来打工人员租住。这里的居住人口早就超过10万以上,是全武汉规模最大,最拥挤的城中村。

以前的复兴五村,脏乱差。如今的华安里社区,在治安和街道整洁规划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自从在外买了商品房,除了收房租,我很少回到华安里社区。

那交错密布的电线,那阴暗潮湿的小巷,那拥挤不堪的人流……阻挡了我的脚步,让我不愿意再踏进华安里社区一步。

一直生活在这里的人,已经适应了这里的嘈杂和喧闹。也许它不能和武汉其他发达的地方相比,但它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小确幸。

这栋私房,虽然很破旧,但它是我在武汉拥有的第一套房。也许它会永远保留,也许它会被拆迁……

但我会永远铭记,因为它见证了那段艰难的岁月,也见证了我人生的飞跃和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不自信心理:钱少也可以投资,要做好长期规划,开源节流 2.赌博心理:严格按照闲钱、长期的原则 3.投机心理:长...
    婷一停阅读 148评论 0 0
  • 享受的,偷懒的,抱怨的,还是超脱的? 然而,这并不是我看这个剧的原因,真正吸引我看糖果之家的还是它的主演们,由小田...
    laviedX阅读 946评论 1 1
  • 自己时刻在意自己的尊严,才会改变周围。能肯定的是,武力不会解决所有的问题。思想会!人种的黑白黄是人类基本色。世纪初...
    燕赵儿女阅读 16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