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赏诗词品历史】,欢迎关注,领取更多惊喜福利!
作为“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才华横溢,立志要报效国家,成就一番宏图伟业。作为他的代表作的《滕王阁序》历来为无数文人墨客称道,不仅仅因为他那华丽多变的词句,恢宏瑰丽的想象,更因为他的万丈豪情与远大志向。然而再潇洒的人也会有落寞的时候,我们今天与大家分享的这首《山中》就让我们到了王勃的孤独与落寞。
人的一辈子总是起起伏伏,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在遇到坎坷挫折的时候,王勃是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应对的?请大家来和我们一起品析这首《山中》。这首诗是王勃在川蜀之地写下的,当时他刚刚被驱逐出沛王府,意志消沉,心情低落,无所事事,所以便想借着游山玩水来消解愁苦的心情,而他所在的川蜀之地的景色也增添了不少思乡之情。
山中
唐代: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王勃羁旅在外,仕途坎坷,归乡无望,心中再也没有了滕王阁上的万丈豪情。虽然说不上心灰意冷,但是我们读完这首诗您就会发现他的心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万里长江奔流不息,归家的路途也无比漫长,诗人想要回家却不能回去。一个“念”字点出了诗人的无限期盼与感慨,而一个“悲”字则写出了万般无奈与失望,秋风萧瑟,黄叶纷飞,进一步烘托了凄凉落寞的意境。
我们从字面上可以将第一句解释为“诗人因为长期滞留在长江之畔而心生悲凉”,这一点我们可以参考他的另一首诗——《羁游饯别》,里面有“游子倦江干”的词句,还有《别人四首》当中也有“雾色笼江际”和“何为久留滞”的诗句。但是当我们与下面一句合起来理解的时候,我们又可以将之理解为山高路远,归期无望的意思。或许这首诗正是王勃在眺望长江东去的时候有感而发的,即所谓的触景生情。只要符合历史背景和基本事实,其实我们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古人的思想与情感。
这首诗的第二句有可能是化用的《九辩》当中的“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对于《九辩》当中的这一句也有两种解读:一是为归去的人送行;二是感叹岁月流逝。结合诗人的经历和处境,我们认为两种解释均有道理。诗人漂泊在外,望远怀乡,“将归”既是思念远方的亲人,也是在迫切盼望自己能够早日归还,正所谓“诗无达诂”,或许对于这两句诗的解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诗的最后两句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同样有《九辩》当中的词句的影子,即“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当我们从整体上来审视这首诗的时候就会发现,诗人所描绘的景物实际上是在衬托自己的情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秋天本来就是一个凄凉落寞的季节,草木凋残衬托出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也映衬出诗人此刻低沉的心境。
我们都知道,诗词在写景和抒情上往往是紧密联系的,为了意境和氛围常常需要用各种意象来寄托情感。这首诗就属于典型的抒情与写景交融的类型,前半段抒发漂泊无依的悲怆心情,用深秋加以点缀,后半段写落叶纷飞之景,为思乡之情增添了凄凉之感,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其实王勃还有另外一首抒发羁旅之情的诗词,名为《羁春》只不过一首是暮春时节写的,一首是晚秋时节写的,如果您感兴趣可以留言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