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个人都可能被问到过这样的问题——
“小家伙在哪儿念书呢,几年级了?”
一般这样问的人都是我们的长辈,而被问到的我们那会儿多半是小学生,甚至幼儿园。
这时候我们往往一五一十的回答说,“叔叔阿姨好,我在哪儿哪儿念书,今年几年级了”。
如果那会儿你还是幼儿园的话,你家长估计还会教你“快回答叔叔/阿姨,你在哪儿哪儿读书,今年上小班/中班/大班了”。
仔细回忆一下,你会发现,在我们那会儿问这些问题其实就是一个特别普通的用来寒暄互动的话题。
可是慢慢大了,忽然发现有些东西隐隐的变了。
到我上初中那会儿,当人有问到这个问题,我说完学校后对方都会补一句,你是不是那什么班的?当我说“是”之后,对方往往感叹一下,然后开始夸我厉害,顺带可着劲儿夸我爸妈会教育小孩儿。
再到我上高中时,同样的问题问我后,我只是说完学校名字,往往对方就开始可着劲儿夸我,然后我就变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话说到这里,你会不会以为我在炫耀着什么呢?希望不会吧,如果是的话,那也麻烦你看完可好?
之前在抖音上看过这样一个视频,说“现在叔叔阿姨们炫耀的方式早已不是车子和包包了,而是一套校服”。
那套校服是成都七中的校服,也称成都中学,四川省排名第一的高中,我高二那年,米歇尔·奥巴马访华时曾到学校参观并发表演讲。
以往那个普普通通的问题,到现在似乎成了一个有魔力的问题——你的孩子在哪里读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
每每说出一个所谓“优秀的学校”,都会引来对方的夸奖,给孩子也给家长。
而如果给出的学校是一个“不那么好的学校”的话,很多人往往收敛笑容打着哈哈,“还不错哈……”
在很多人眼里,“名校情节”背后的逻辑是:你在一个什么样的学校,似乎说明你是个什么样的人,顺带说明你的家庭如何,你的家长如何。
甚至,相当多的人“眼光特别长远”,似乎一下子看见了你的未来是光明的还是黑暗的,然后嘱咐自家小孩儿,“你看看人家,多跟人家学着点”或者是,另一种“嘱咐”。
其实吧,你要说高中开始有这种比较,我倒勉强能够理解,只是现在似乎大家都认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于是从幼儿园就开始比较。
在哪个幼儿园念书,“成绩”如何,会些什么,一样一样,都是比较项。
这些所有的“比较项”,在以前其实就像问“小家伙在哪儿念书,几年级了”这样的寒暄问题,从“寒暄问题”变成了“送命问题”。
我特别好奇,小朋友们比这些的意义是什么?
以前幼儿园小朋友的“成绩”不过是数字而已,而现在呢?
我朋友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他坐公交听见的——两个奶奶车上交流各自孙女考试考了多少,一个说95,一个说97。然后由衷发出感叹,“哎,不行啊,人家都是99、100,得补补课了”。
我朋友听完满脸黑线,我听完尤甚之。
寒假回家,小侄女中班了,听闻有“寒假作业”,一看,厚厚的三本作业集,看得我一愣一愣的。
一个假期我就看着她每天做上一两个小时……
然后是各种培训班,书法,音乐,美术,英语……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大家做得真到位啊。
我是多么希望听见有人再问“小家伙,你在哪儿念书,几年级了,考了多少分,有些什么才艺……”
所有这些问题,只为寒暄。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也许该从大人抓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