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爱情的产物,都是人类繁衍生息的产物,没有谁是主动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都是被动地被父母带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是没有选择权的,无法选择自己的性别,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和家庭。这是所有人类的共同处境。
在儒家千年熏陶下,很多观念是被刻入骨髓的。比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多子多福”....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直被认为封建思想的桎梏,因为他们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理解为“没有传宗接代是最大的不孝”,在“忠孝”为主题的封建时代,这句话就有了无上的魔力。为了不断后,无论世家还是贫民,都无所不用其极。
生孩子是一件大事!不仅要生,还要养好。生,人人能生,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好养。
教育孩子是特别特别重要又特别特别难的事。
所以生不生小孩的出发点一定是因为发自内心的爱和喜欢,并且要为之承担相应的责任,让孩子们可以有一个完整健康的人格去面对人生。 如果只是为了类似传宗接代、养儿防老这样荒谬的理由,就真的不必生小孩。
可是,孩子呢?他无法左右一切,是完全的弱势方,他自身的需求根本不被考虑,因为他选择不了,能活成什么样,就看命了。
而且,无不以为,只要生下了孩子,给了孩子生命,就是对孩子天大的恩德。
为人父母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终身职业,可悲的是大部分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上岗了。如果为人父母需要经过测验考评,估计一大半人没有做父母的资格。
电影《何以为家》其中里面有一幕镜头,男孩控告自己的父母,说了一句话,他说“我想起诉我父母”-“为什么要起诉父母”-“因为生了我”;“我希望大人听我说:希望无力抚养好孩子的人,别再生了。”这段话贯串了整部电影。
我们都说人生而平等,可这又何尝不是残酷现实之下人们所追求的一个目标而已。就像我们常说人不应该有高低贵贱之分,但还是毫不犹豫地给不同的人贴上了不同的标签。
如果孩子出生以后注定要受苦,那还要生下这个孩子吗?如果贫穷是父母亏待子女的原因,这样的父母值得被原谅吗?
这可能是很多现实父母极少关注的问题。
因为生育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一种自由,是一种不需要思考的生物本能。
是的,确实这样,无力抚养好自己的孩子,没有能力让他们吃饱穿暖受教育,生出来,不能让其生活的好,还有比这还要悲惨的事吗?
正如张爱玲说过:如果孩子的出生,是为了继承自己劳碌恐慌贫困,那么,不生也是一种善良。
如果穷苦,还是要生,那么生孩子的意义是什么?那就要承认出于私心、为了自己而生,别标榜自己伟大,不过为了老有所养、死有所葬,给自己准备的后路。为了自己私心,明知道自己无力供养,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受苦,还是坚持把他生下来,让他经历痛苦,然后等你老了让他养你,这算得上是伟大的父爱母爱吗?
一般人觉得一定要传宗接代,在世上留下自己的后代,只要自己把后代带到世上就是对后代有恩,也对得起祖宗,而不管后代过上如何贫困艰难的生活。或者有人生孩子就是单纯的为了给自己养老。
这世上最大的恶,就是贫穷。贫穷让我们无法爱与被爱,没有公平,更加无法保护和照顾自己想照顾的人。真正的贫穷永远在“不得已”和“没奈何”之间徘徊。
父母是孩子的上帝,父母在孩子生活里充当了神的角色,所以生孩子必须能够给孩子好的生活环境。如果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充当神的角色,没法给孩子好的生活环境,也许“从未出生过对孩子可能是最大的恩泽。”
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牵着手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所以多一点温暖,多一点关爱,他们不是激情的产物。最后,愿每一个勇敢的孩子,都能被世界温暖以待。
希望所有的孩子来到这世上,是能够笑着的,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