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文,我们聊到自己家孩子的潜意识程序是不能指望学校的老师来植入的,如果我们指望学校的老师,这就变成了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作为父母,我们不去学习,不与孩子沟通,不与孩子聊天,不去主动架构优质的亲子关系,没有改善、替换孩子潜意识程序的想法,没有替换孩子潜意识程序的能力,你就没法调用孩子潜意识的能量,没法让孩子自主自发的去学习。你没法调动孩子,就只能调动自己,凡事亲力亲为亲自管,等孩子慢慢长大,慢慢开始产生脱离家庭的想法,慢慢开始跟自己的原生家庭“心理断奶”的时候,你想管也管不住了,有心无力,力不从心。
所以,咱家的孩子为什么学习不开窍?为什么学习的时候爱打瞌睡,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磨蹭,考试的时候粗心、发懵?我们来总结一下啊,无非就是:
第一,学习的时候比较困,考试的时候比较懵,做题的时候很磨蹭,除此之外很兴奋;
第二,为什么孩子明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不算太好,却也还是不肯努力呢?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能搞好学习,也不知道怎么做可以搞好学习。之所以会不相信,也不知道,是因为他们被人塑造成这样了。谁干的?他跟谁在一起最多,你就知道是谁了。
第三,绝大多数孩子的聪明劲儿都差不多,但为什么学习成绩差别很大?这是因为,除了每一个人学习的动机是完全不同的以外,他们在学习方面的思维、策略和方法上都是有区别的。
所以,通过这些不同,我们会发现,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孩子学习成绩的好还是不好,都会受那些与孩子最亲近的人的影响,那么这些人是如何通过自己艰苦卓绝的努力,把一个正常的孩子塑造成在学习上“狗屁不通”的呢?
我给大家讲两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都曾经是我的学生,其中一个是女生,个子不高,很漂亮,爱玩,性格开朗活泼。第一次到我班上上课的时候就让我眼睛一亮,亮的原因当然不是因为她长的漂亮,而是一整节数学课她都没有认真听讲,但是做课堂练习的时候,却一笔的好字,字漂亮,格式清晰,逻辑完整,计算过硬,一份数学课堂练习可以说一点点瑕疵都没有,这还是她全程没有认真听课,如果认真听课呢?所以,这是一个聪明的女孩,非常地聪明和机灵。但是,因为她爱玩,学习又不认真,尤其是喜欢和社会上的男孩玩,所以在学校她从来没有被老师待见过,各科老师都不待见她,动不动课堂上就批评她,说她不是学习的材料,一天到晚混社会才好,请家长,家长也会跟着老师一起责备、批评、教训她……最终,她终于下定决心不再学习了,真的出去混社会了。
第二个故事是一个男孩,聪明,但一样的调皮,调皮到什么程度?总是在学校里捣蛋,属于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那种。曾经有次,因为校长在全校大会上点名批评,他居然偷偷地溜进校长室,卸了校长座椅上的一个螺丝,让校长摔成了骨裂。就这样的一个调皮的男孩,其实刚上初一的时候学习成绩也是不错的,成绩也是名列前茅,但还是因为调皮,不受老师待见,老师天天批评,天天批评,也是时不时的请家长,家长呢?教育的方式超级简单,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打,最终初三毕业也没有考上高中,草草的上了一个中专了事。
因为篇幅的关系,我就不再举更多的例子。以这两个聪明但成绩不太好的孩子为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到底是怎样变成差生的?有没有什么共性?如果有,共性是什么?
首先,这两个孩子总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无所谓,总觉得自己说的事情别人根本就不在乎,也总觉得自己的想法没有人能够重视。他们在学校里属于边缘人物,无足轻重,而且还经常被批评、否定。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这两个孩子在学校搞不好同伴的关系,也搞不好师生的关系呢?根据我的了解,这两个孩子无法在学校处理好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责任还真的不在孩子身上,即便,这些不好的行为出自于这两个孩子,但是真正影响他们的,其实是他们的父母。为什么我这样说呢?有没有依据呢?
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每一个人的行为都是被塑造出来的。也就是说,这两个聪明的孩子之所以在学校无法处理好同伴和老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因为他们是被他人塑造出来的。那塑造他们如此行为的又是谁呢?
我们首先怀疑的是这两位孩子的养育者------他们的父母。第一位女孩从小是在爷爷奶奶家长大的,尽管她的父母就住在离爷爷奶奶步行只需要5分钟的同一条街道上,但是她依然还是在爷爷奶奶家长大的,没有回过家,父母的理由是倒班的需要,因为父母上班是倒班制的,所以顾不上照顾她,那,即便是三班倒,甚至是两班倒,难道每次倒班父母都是刚好一起的吗?事实上,据我所知,她的父母并不在同一家公司的同一个岗位上。所以,这个女孩从小与她的父母之间是感情缺失的,随着年纪的不断增长,慢慢地爷爷奶奶开始管不住她了,此时,父母把她接回到了自己的身边,但又因为长时间的情感缺失,导致这个女孩根本就不服父母的管教,顶嘴、逆反、离家出走,甚至因为父母的打骂,孩子内心是枯竭的,对爱和他人的理解充满了深深地渴望,所以她开始寻找,不断地去要爱,要自由,最终,滑进了社会,滑出了学校。
第二位男孩呢?爸爸长期在外工作,即便回来,也是小住几天就走,很少陪伴孩子,刚谈不上跟孩子进行深入地,心灵上的交谈。妈妈则是一个所谓心直口快,说话不过大脑,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以批评、否定、责骂甚至的殴打为主要教育手段的人。大家试想一下,一个缺位的父亲和一个简单粗暴,充满负能量的母亲,能培养出一个充满价值感、自信、有责任心、有能力的孩子吗?对吧?用屁股也能想出来,这几无可能。
所以,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两个聪明的孩子就这样被塑造成型了。那么,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怎么做才能帮助他们甩掉差生的帽子,甚至逆袭,成为学霸呢?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私信我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