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循行
本经起于食指桡侧端聊聊(商阳)沿曲池到巨骨到迎香穴
二、大肠经不通
牙痛、头痛、口干、皮肤过敏;青筋、斑点多、肠胃功能减弱;肩周痛、慢性咽喉炎。
三、经穴分布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分布在上肢前外侧面、肩部、锁骨上窝、颈部、面部。起于商阳穴,止于迎香,左右各20穴。
四、主治病候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智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腹痛,腹鸣腹泻、大肠功能减弱、肩膀僵硬、皮肤无光泽、肩酸、喉干、喘息、宿便,腹胀、易便秘、易患痔疮、肩背部不适或疼痛、牙疼、皮肤异常、上脘异常等。
指手阳明大肠经上的20个穴位: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为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
中医应用
1、商阳,又名绝阳。井穴
主治:咽喉肿痛,齿痛颌肿,耳聋,青盲,热病汗不出,昏厥,中风昏迷,手指麻木;口腔炎,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等
2、二间,又名间谷。荥穴
主治:喉痹,颔肿,鼻衄,齿痛,目昏,口,嗜卧,肩背痛;喉炎,扁桃体炎,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面神经麻痹等。
3、三间,又名少谷。输穴
主治:目痛,齿痛,咽喉肿痛,发热,鼻衄,腹满肠鸣,泄泻
4、合谷,别名虎口。原穴
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鼻渊,齿痛,耳聋,面肿,痄腮,咽喉肿痛,牙关紧闭,口眼斜,半身不遂,指挛臂痛,咳嗽气喘,胃疼,腹痛,便秘痢疾,多汗,瘾疹,疟疾,经闭,滞产,小儿惊风;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咽炎,扁桃体炎,鼻炎,腮腺炎,神经衰弱,癔病,精神分裂症,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单纯性甲状腺肿,细菌性痢疾等。
5、阳溪,别名中魁。经穴
主治:头痛,目赤目翳,耳聋耳鸣,齿痛,喉痹,臂腕疼痛,小儿消化不良;结膜炎,扁桃体炎,面神经麻痹,腕关节炎等。
6、偏历 络穴
主治:鼻衄,目赤,耳聋耳鸣,咽喉肿痛,口眼斜,手臂酸痛;扁桃体炎,颜面神经麻痹,前臂神经痛,肩臂风湿症等。
7、温溜,别名逆注、蛇头、池头。郄穴
主治:头痛,面肿,喉痹,口舌生疮,痄腮,齿痛,肠鸣腹痛,癫狂吐舌;口腔炎,腮腺炎,扁桃体炎,面神经麻痹,前臂神经痛,肠炎等。
8、下廉,别名手下廉。
主治:头痛,眩晕,目痛,肘臂痛,腹胀腹痛,食物不化,乳痈;肠炎,乳腺炎,膀胱炎,以及前臂神经痛等。
9、上廉,别名手上廉。
主治:头痛,肩臂酸痛,半身不遂,腹痛肠鸣,泄泻;肩关节周围炎,前臂神经痛,肠炎,膀胱炎
10、手三里
主治:腹胀吐泻,齿痛颊肿,上肢不遂,手臂麻痛,失瘖,瘰疬;胃炎,消化性溃疡,腮腺炎,乳腺炎,肠炎,淋巴结结核,肩、肘关节炎,偏瘫等。
11、曲池,别名鬼臣、阳泽。合穴
主治:头痛,目赤齿痛,咽喉肿痛,热病,肘臂酸痛,上肢不遂,瘰疬,疮疥,瘾疹,癫狂,腹痛吐泻;流行性感冒,喉炎,荨麻疹,扁桃体炎,结膜炎,肩、肘关节炎,高血压,麻疹,痢疾,丹毒,月经不调等。
12、肘髎,别名肘尖。
主治:肩、肘、臂酸痛,挛急,麻木,上肢不遂,嗜卧;风湿性肩关节炎,肱骨髁上炎,肘关节炎等
13、手五里,别名尺之五
主治:肘臂挛急疼痛,上肢不遂,瘰疬,咳嗽吐血,疟疾;颈淋巴结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肩、肘关节炎。
14、臂臑,别名头冲、颈冲、背臑、臂脑。
主治:肩臂疼痛,颈项拘急,瘰疬,目疾,颈淋巴结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上肢瘫痪,肩关节周围炎。
15、肩髃,别名中肩井、扁骨、偏肩、尚骨、偏骨、肩尖。
主治:肩臂疼痛,半身不遂,风热瘾疹,瘰疬,诸瘿,肩中热;甲状腺肿大,颈淋巴结结核,肩、肘关节炎,肌肉萎缩,高血压等。
16、巨骨
主治:肩背、手臂挛痛不遂,瘰疬,瘿气,惊痫,吐血;颈淋巴
17、天鼎,别名天顶。
主治:暴瘖,气梗,咽喉肿痛,瘰疬,瘿气;舌骨肌麻痹,咽喉炎,扁桃体炎,颈淋巴结结
18、扶突,别名水穴。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暴瘖,瘰疬,瘿气;荨麻疹,多发性神经炎,神经性疾病
19、口禾髎,别名长频、长髎、长颊、长频。
主治:鼻塞,鼽衄,鼻疮,口口噤;鼻炎,鼻息肉,面神经麻痹。
20、迎香,别名冲阳。
主治:鼻塞,鼽衄,面痒,口,面肿,喘息;鼻炎,副鼻窦炎,面神经麻痹,胆道蛔虫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