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北之旅下

去往神龙湾的地方很远,走的路很颠,这不叫路,叫路基,太难走了,偶尔碰到中间有个大坡,大坡中间有个大坑,冲坡时从大坑里弹了一下,车子都能起来。

开始下坡,路面上不再是雪,而是冰,凹凸不平,车子有时候都在跳跃,路段比较长,全车的人除了司机师傅都在睡,一个大坑就能随时把人颠起,我坐在在最前面,全程感同身受,不仅要忍受颠坡,还要承受正午太阳的直射。

这里原名叫女脚湾,大概觉得名字不够气魄,改成了神龙湾,走进去,山间的栈道非常滑,没有扶手,同行的老年选手们走的略微吃力...

捧一掌雪,挥洒出去,如沙,

神龙湾,

龙江第一湾,相比神龙湾,大的多,


乌苏里浅滩,黑龙江冲积而成的一个浅滩,这里,就是真正意义的中国最北端了,站在这里,张开双臂,祖国的版图就在眼前展开,颇有“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错觉。

在这里,很多人就想做一个挑战,“裸照”,

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

有男,有女。

我偷拍了一对情侣脱光衣服,穿着衣服感觉真漂亮,一脱了衣服咋感觉屁股有点塌方,不好看。

我这么描述,会让你们感觉怎么这么龌龊?

实际上,我觉得没啥,人是环境的产物,以前去海边玩,人们都骑着摩托车,后面还要驮个妹妹,我们穿着泳装就回来了,在海边穿着泳装没啥,若是你仔细观察,海边走光的太多了,甚至一个大浪过来就把裤衩给打掉了,大家也觉得没啥,

没觉得画面多么邪恶。

只是当笑话看了…

途径阿穆尔大桥,司机说五六大火时,这条河救了好多百姓,是当地的母亲河,景色也不错,

晚上到达北红村,与北极村的区别是,这里更原始一些,传统一些,

晚上举行篝火晚会,大家围绕小火堆取暖,

一个师傅蛮会玩的,把棉絮一层一层缠在锁链上,360度回旋甩,很漂亮,


看到天空中飘着很多孔明灯,每一个都承载着自己的期望,飞往天的那边,带走最美好的祝福。

师傅告诉我们,早上八点四十,是太阳升起的时间,我们心心想念的泼水成冰可以实现了。

起个大早,提着暖瓶挟着杯子直奔后面的大麦场,

至于说户外,那就有点挑战性,所谓泼水成冰,

就是朝天一洒,接着就冰化了,拍出照片很美。

很神奇。

此次泼冰最悲剧性的一幕,我这个罪人,泼了后面的淤青儿一脸,不忍直视...

经过白桦林,

他们哼起一首歌,朴树唱的《白桦林》,

静静的村庄飘着白色的雪,

阴霾的天空下鸽子飞翔,

…雪依然在下那村庄依然安详,

年轻的人们消逝在白桦林…

夕阳西下,全程我们遇到过N次夕阳,N次日出,都特别美,拍的照片没有那种感觉,当时我们已经环绕着小路走,夕阳撒在白桦林上,树枝上的雪反射着金光,特美。

所及给所获,

前往最后一站,漠河县城,一百多公里,又在车上昏睡过去,漠河县城,这个袖珍的城镇,

我问师傅,漠河有没有超级大铁锅炖,师傅带我们进了家小店,东北特别流行这种大锅炖,好像遍地都是这个...可以粗浅的理解为火锅,鸡,鱼,排骨,豆腐,蔬菜,就这么放进去,酱料放进去,下面点燃木柴,软火慢炖,虽然颜色看上去不是很光泽,口感真的特别棒,

最后去的漠河博物馆,挺撼人心的,87年5月6号那场大火,刻骨铭心。

想想一路来的路上,漫漫的白桦林,根根树咋这么细?这里被火烧过,师傅说,其实大兴安岭每年都会失火,只是或大或小,路面隔几十米就会有森林防火的标示,森林防火是政府第一要任。

三天两晚的漠河行程,不虚此行,我们一路跟话很少的司机师傅的尬话聊天,最后得出结论,师傅可能是假东北人...

比较潦草,它不能作为一篇攻略供大家参考,是啊,它看上去一点都不完美。

在熟悉的硬座上,我们渐渐完美的融入到了这嘈杂的列车环境之中,这与之前硬座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相比,感觉好像就是出门溜溜达达去吃顿早饭一样轻松。

到哈尔滨,零下十几度,没有那种冰冻三尺的感觉,经历过绝望这都不算什么了。

松花江畔,曝光补偿+2,

曝光补偿归零,提到单反,全程每一次到室温高的屋子,都用袋子紧紧包裹住镜头,处理不好的话,内部进湿气凝结镜头就完了,

环江走,慢慢又转到中央大街,下午三点半左右,天渐暗,我们总以为东北每天都是白雪覆盖,其实现在雪也越来薄了,哈尔滨市里也并不是完全笼罩在白雪里。

临近跨年,人愈多,

一个拉手风琴的俄罗斯小哥,给整个长廊的人带来欢乐,这是一首二战时苏联歌曲《喀秋莎》,非常好听,大家打着拍子,欢快的旋律就像是获得了新的甚至是永恒的生命。

奔着学习的念想,一股清流一路涌来...来到果戈里书店,中国最美的书店,

很唯美,文艺范十足,在这里,投射着暖黄色的吊灯,有安静阅读的人,整个屋子散发阵阵咖啡香,在这里,你可以边读着书,边品尝咖啡与西点,满足视觉及味觉双重的享受。

时间原因,不能在这一直装文艺了。

排了很久的队,来看冰雪大世界,第十九届的冰雪节。

还在施工中,每年都有新的主题,

全国高校冰灯冰雕艺术创新大赛,

“可爱”的北极狐,捧在怀里拍照一次十块钱。

天寒月影,地冻西风。

真的很美,

写到这里,算是对东北之旅有一个交代,都是经历,以前说过一句话,你在好的坏的经历中,开始有了更宽广的包容之心,去认知世间一切不可思议的存在,这一切便是值得的。

我觉得收获在心里,不在照片里,不在文字里,这篇游记,只可意会,不可传说,我无法用语言去讲述我感悟到的。

同行的伙伴,很高兴结识你们,本是打算一人的旅行,也因你们的到来变得有意义的许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