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个美国人,1996年,25岁的他来到涪陵师范从事英语文学教学,《江城》就是他工作的这两年间对这一段生活的记录。
不提“涪陵榨菜”我对“涪陵”两字几乎没有任何的意象,《江城》中写的这座川东小镇正是涪陵。这是一段近30年的往事,我熟悉的是长江下游的江南小镇,虽说与上游这座山城有着诸多方面的不同,但9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小镇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都经历了同时代的演变,很多人很多事,似曾相识,有着众多的共情部分。
透过一个异国他乡人的双眼再回看一遍,感觉很不一样。有的令人捧腹,有的令人温暖,有的令人尴尬,更有的令人沉思。纵然那些场景对曾经生长于其中的我们来说,寻常得不能再寻常,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然而,横跨30年时空、借以“置身事外”的角度再次回望时,却像被重新激活了每一寸感知,变得敏锐。
有些读者可能在情感上不太能接受一个外国人对自己国家曾经的指指点点,就像对待我们的父母一样,知道他们有缺点,但与自家兄弟姐妹坦率那是深情,一个外人指指点点,说得再客观分析再合理,那也不行,是伤情。
其实不必,成长环境塑造了我们最初的思维方式和看世界的方式,然而,我们随同世界都不是永远不变的,环境在变,我们也在变,依赖于环境但不再困囿于最初的思维方式才是持续的成长,这能让我们更客观的去看待理解这个世界。在动态的世界进程里,哪里有绝对的对?哪里又有绝对的错?置身事内的我们,仅回忆一些,思考一些,感悟一些而已。
我到是很感谢能读到这么细致的视角作的记录,朴素的语言间,我没有看出作者高人一等看待问题的优越感,客观的叙述里,满是对小镇民生现状的个人困惑和尽可能的报以理解。即便有些对实事政治的议论,那也只是作者30年前单方面看待世界的见解,影响不了我自己的看法。要知道,曾经,他也就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异国青年,在小镇也仅仅停留生活了两年,他的认知怎么可能没有局限?所谓的“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
这本书的阅读体会也离不开译者的功劳,想着,这个译者必定非常了解涪陵地区90年代的城镇风貌与生活文化,一查,果不其然,译者李雪顺教授正是工作生活在涪陵,且还同作者任教的是同一所学校,如今学校已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