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维诺在1956年夏天准备哈佛讲学时患病,主刀医生表示自己未曾见过任何大脑构造像卡尔维诺那般复杂精致。——我一直以为这是一种夸张或恭维式的赞扬,直到我看完了《看不见的城市》,才明白了什么叫复杂精致,什么叫想象力。
说来搞笑,看完后居然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就像是色盲第一次看见颜色一样。想哭,想尖叫。
从欧洲远道而来的马克·波罗得到了忽必烈的接见,他把自己沿途走访过的城市描述给这位君主听。就这样,一座座城市的名字和面貌跃然纸上。当然,马克·波罗肯定没有走过那么多的城市,这些城市很多都是作者杜撰的,用他那奇妙的大脑。卡尔维诺说,他想通过这本书展开一种“时而含蓄时而清晰的关于现代城市的讨论。”
城市是什么?
“城市是众多事物的一个整体:记忆的整体,欲望的整体,一整语言的符号的整体……城市是一些交换的地点,但这些交换并不仅仅是货物的交换,它们还是话语的交换,欲望的交换,记录的交换。”
是的,在卡尔维诺的眼中,城市不是水泥森林。马克·波罗口中的每一个城市,都是卡尔维诺对城市定义的投射。他脑子中城市是符合,是记忆,也是交换场所,是怀旧圣地,也是探索未来的美好国度。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名字,全以女性命名。是的,长长的西式的女性名字,让你一个都记不住。你脑子想的可能是那些建在高原上,沙漠中,湖泊上,悬崖间的城市……的片段……
我最喜欢的一个城市是“埃坞萨皮娅”,准确地说,这是两座城市——一座地上,一座地上。地下之城,是为了由生到死的过渡那么突然。人死后,经过脱水处理还能在地下之城过自己喜欢的日子。而活着的人,很多要求死后能改变命运,于是,当他们称为了地下市民时,他们的身份换成了银行家、公爵夫人、将军……总之,是升迁无法达到的高度。死者有“兄弟会”的人负责附送到城下,他们仿佛两座城市的传声器。可笑的是,死人们也在自己的城市进行改革,能让自己在一年之内大变样。感谢“兄弟会”的通风报信,地上之城也不甘落后,于是模范地下的姊妹城。最后,我们还能分辨哪一个是死者之城?哪一个是生者之城吗? 说不清吧。
一座城市,两个世界,本来不想干,最后却相互影响。如果细细解读,这里面包含的意象太多太多。
虚幻/绚丽/诡异这些元素夹杂在一起,让人想说一句“卧槽,牛逼”。要知道,这不是小说,这是一篇篇短小的散文。
卡尔维诺的脑洞有多大,只有亲自读了才知道。
摘抄
城市就像一块海绵,吸汲着这些不断涌流的记忆的潮水,并且随之膨胀着。
两类城市:一类是经历岁月沧桑,而继续让欲望决定自己形态的城市;另一类是要么被欲望抹杀掉,要么将欲望抹杀掉的城市。
我想:人到生命的某一时刻,他认识的人当中死去的会多过活着的。这时,你会拒绝接受其他面孔和其他表情:你遇见的每张新面孔都会印着就模子的痕迹,是因为你为他们给自佩戴了相应的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