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本周由我来做分享。想和大家聊聊上周末我们全家一起去爬莆田天马山的经历。
平时我和先生工作都比较忙,基本没什么时间带孩子们进行户外活动——这大概是很多双职工家庭的常态。虽然我们都明白户外对孩子成长很重要,但工作日确实难以实现。所以,我和先生商量好,尽量每周末都安排一些户外活动。
即便没法一下子补足“每天两小时,一周十四小时”的户外建议时长,我们还是希望周末能尽量多带他们出去走走。如果先生没空,我就带孩子们在小区或附近的公园逛逛,一般每天也能补上三个小时左右。要是先生有空,他就会安排一些更有挑战的活动,比如爬山。
上个月我们去了囊山,爬过之后感觉最近爬的“山”都算不上山了。上周爬九华山特别轻松,感觉刚准备好攀登,就已经到山顶了。于是这周我们决定挑战边上的天马山。
最初了解的信息是上山大约70分钟,来回两小时左右,全程大概八公里。结果我们最终花了四个半小时,走了14.45公里。


我们从市财政局后门的路口出发,沿着天马山标志性建筑旁的小径上山。之前虽然爬过天马山,但走的不是这条路,所以一路上都在向下来的山友打听去天马阁怎么走。
路上遇到了很多温暖的人:有精神矍铄的爷爷奶奶团,有全家老小一起出动的,也有大学生、小姐妹、小兄弟团,还有上山泡茶的同事团。大家都很友善,不仅耐心指路,还给我们加油打气。先生带着谦宝一路问候、闲聊,大家也会鼓励谦宝,让他爬得更起劲。



路上,先生还给谦宝讲解遇到的动植物,谦宝听得津津有味,还会主动提问。比如刚上山时看到油桐树的落叶,形状像人的手掌,熹宝也很喜欢,两个孩子还争着要同一片叶子。最后谦宝让给了弟弟,选了我给他的一支芦苇花——毛茸茸的,像翘起来的狗尾巴。回程时还捡到了刚落下的小杨桃,谦宝捡了个大的,说要带回家送给邻居小哥哥;熹宝的杨桃小一些,他一直紧紧攥在手里,直到睡着才掉下来。结果一掉他就醒了,着急地喊“掉了!掉了!杨桃……”他爸一时没听清,急得熹宝不行。等我们回头找时,杨桃已经被奶奶不小心踩到了,不过最后还是带回了家。
路上熹宝偶尔闹情绪,我们就摘各种叶子给他玩,他总能安静地玩上一阵,喜欢的叶子也都带回家了。
我们还遇到了不少小动物:飞蛾、吃蚊子的蝙蝠、受伤的蝗虫、草蜢,还有一条正在吃青蛙的蛇。先生说从没见过那么肥的蝗虫,还想把那只受伤流着绿血的蝗虫带回家做标本,被我严词拒绝——家里已经一堆蝉的标本啦!至于那条蛇,虽然被先生激情解说了一番,但我还是有点被吓到,感觉我们打扰了它的“用餐时光”,真是不好意思。一路上,除了蛇和蝙蝠,其他动物他们几乎都摸过,真是勇气可嘉!
上山的路是台阶加原石路,5公里爬升440米。到达天马阁时,天已经暗了下来。我们在那儿稍作休整,考虑到有老人和孩子,就选了另一条比较好走的盘山水泥路下山。一路弯弯绕绕,走了大约10公里才回到起点。


全程14.45公里,谦宝都是自己走下来的,一次也没喊累要抱,真的特别棒!熹宝大概自己走了十分钟,其余时间基本是我和先生轮流抱着。期待明年他也能自己爬山啦!

虽然路程比囊山长,但走下来并没有囊山累。感觉我们每一次都在突破自己的极限。谦宝当天手表记录了两万多步,让他特别激动,破了自己的记录。能带着孩子们一起体验这样的户外时光,感觉真的很好。
这次的爬山感悟最深的就是:带娃设备备的好!
我带了腰凳跟小绑带,终于可以解放双手!之前都是抱着熹宝,包括大蚶山越野赛、囊山之旅,抱怕了。爬过这么多次山,还是有收获的,经验使人思考进而成长。
最后我也给先生提了个建议:下次咱们早点出门,别再抹黑下山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