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了错应不应该受到惩罚?
你可能会说,孩子犯了错就应受罚,如果不惩罚他们,他们下回还会犯错,你看现在的孩子缺乏教养,一个个的都成了家里的小霸王,谁都管不了他。
http://p.weibo.com/show/channerWbH5/1034:c7ffa28243deec088b8a7c83c5c5113e?from=singlemessage
看下面一段小视频,孩子说:”我已经接受接收教训了怎么样?我写检讨了又怎样?我现在已经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你们为什么还要弄我!“
整个对话的感觉就像是家长利用权威镇压了孩子,孩子感到不平等,在用尽全身力气进行反抗,在孩子的眼里,只有仇恨和敌意,而没有把精力放在反思和如何解决问题上来
其实惩罚孩子根本起到教育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孩子的精力都分散到如何去报复家长上,而不是用在了反思自己的不当行为和如何改正错误本身上面。
而且,孩子在耳濡目染中不仅习得了父母的行为模式,而且也习得了语言的攻击模式。当父母用攻击性的语言向孩子实施暴力的时候,他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的朋友或者他的小弟弟。而这些,正是从父母那学来的。
你可能会问,不惩罚孩子,那我们是不是就任孩子肆意妄为,而不管不顾?
不是的。
《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肯书》一书提到让孩子接受到做这件事的自然后果,而不是惩罚.
什么是自然后果?什么是惩罚?二者有什么区别?
承受自然后果就是让孩子承受自己行为所产生的自然结果。
惩罚就是为了教训孩子,故意剥夺他们的时间或者追加他们的痛苦。
我举个例子:我家大宝上学前班,让他7点半之前必须完成作业,孩子贪玩又拖拉,往往边写作业边玩手里的玩具,到了晚上8点半还没写完作业。我就说,你别写了,写作业的时间已将过去了,你去玩吧。结果第二天到学校,当别的小朋友都在玩时,他在补作业。回到家,孩子就告诉我,妈妈我要写作业。
这就是孩子接受到了做这件事的自然后果。如果我反复的催你必须完成作业,免不了就得上演一场母子作业大战。
关于如何代替惩罚书里面提到七个技巧,现在我一 一向你们介绍
1、请孩子帮忙?
比如说我家二宝现在刚满三岁,一见他奶奶洗衣服就乐坏了,非要学着玩水,往往是弄得地板上都是水不说,还浑身湿漉漉的,两个袖管上都滴答着水珠,当时奶奶特别的生气,吵他吧,他太小,不懂人事;不吵吧,确实咽不下这口气,大冬天的,一会潮了好几件衣服。后来他奶奶每逢洗衣服就偷着洗,趁孩子不注意,偷偷的溜进卫生间插住门,孩子一会发现奶奶不见了,就四处找奶奶,于是奶奶在里面应和着,小孩在外面一边敲门一边哭,那场面就像是生离死别似的。
后来,我就告诉他奶奶,以后洗衣服就请孩子帮忙,给他穿上防水的饭衣,穿上小雨鞋,再给他准备了一个小盆,一块小肥皂,一件他自己的脏衣服,让他自己洗衣服,这下成功解决了孩子哭闹的问题,孩子还能帮个小忙,孩子玩的不亦乐乎,最后洗完了,还要自己放到洗衣机里甩衣服呢。
2、表达坚定的立场,但是不要攻击孩子的人格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我现在的感受 ”我现在很生气“,但是不能攻击孩子的人格。当你告诉孩子感受的时候,孩子本身会理解父母的感受,而且还会学你,当他遇到类似的情景时,也会用同样的词语去描述情绪。
但是你不能攻击孩子的人格,说”孩子笨“,”永远也学不会“,”什么事都做不好“类似的话。因为这些都是从普遍性、永久性和人格化的否定孩子,这些伤害都是无法通过努力改变的,孩子一旦被贴上这些标签就很难摆脱这些标签的束缚,遇事就会习惯的解释为”我笨,我就是这样的人,我改也改不掉了"。
3、表达你的期望
还是我的例子,上周五晚上,我正在家做晚饭,回头就看见老大和老二拿着水彩笔在我刚买的瑜伽垫上乱画,我当时恼羞成怒,但是由于有了一些基本的育儿理论,理性思维拦截了感性冲动,“肥皂盒、刷子在卫生间,明天早上吃完饭,你们去卫生间把瑜伽垫洗干净,否则再也不让你们在我的瑜伽垫玩了!”。第二天下班回来,我发现我的瑜伽垫洗干净还挂在了晾台上,我兴奋的问“是谁把妈妈的瑜伽垫洗干净了,孩子们?”“老二兴奋的跑过来,向我邀功:”是我们,妈妈,还打肥皂,还请奶奶帮忙,把洗好的瑜伽垫晒在了凉台上。“我说:“哦,是这样啊,你们真棒!把妈妈的瑜伽垫洗干净了,妈妈很高兴啊,去瑜伽垫上继续玩吧”孩子们跑着又去瑜伽垫上搭积木了。
其实我在庆幸,幸亏读了这本书,假如是以前,我可能会说:“你们两个小兔崽子,光搞破坏,破家乌龟,你们瞧瞧你们的玩具,没有一个完整的,不是缺胳膊就是短腿的,要不就是哑巴不响的,”瞧瞧雪白的墙面,都被你们画得乱七八糟,这还不算,好好的混凝土墙面都给我凿了个大窟窿,说是挖土机来了.....以后不许你们在我的瑜伽垫上玩,晚上不允许你看动画片了,哼!”
我不仅给他们贴了个”破家乌龟“的标签,还把以前的破事全都翻了出来,仔细对比一下,两种表达方式,孩子的感受?
4、提供选择
晚上孩子不睡觉,我是这么说的,你是五分钟后睡觉?还是十分钟之后睡觉?孩子说:”十分钟之后“给孩子选择,其实就是给孩子一个掌控感。
你生硬的替孩子做了决定,孩子就会有逆反的心理,如果你稍微给他一点控制感,哪怕是仅仅的控制的错觉,他也会很容易的接受你的决定。
5、让孩子体验到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就像我上面举得小孩写作业的例子,孩子知道没写完作业,当别的小朋友都去玩的时候,自己却不能玩的时候,就知道下次一定要按时完成作业了。
惩罚不是目的,我们不是去批评指责孩子,而是把重点放到如何解决问题上来。
晚上吃饭,不知道是谁把饺子放到了床上,我一坐,觉得不对劲,一看发现裤子上沾了一屁股饺子,白色的床单上沾满了油,“这是谁干的?“哥俩你推我,我推你,都说是对方干的,谁也不承认,我生气地说:”我现在不关心到底具体是谁干的,我希望下次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饺子应该放到碗里!“
代替惩罚很重要,平时的预防措施也必不可少,下面有两种方法可供参考
1、角色扮演
妈妈和孩子可以在家里,用一些道具,模拟当时的情景,演练一些行为规范。
2、读绘本。例如我经常陪孩子看一些《儿童教养》的绘本,通过绘本,让孩子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孩子非常的敏感,如果通过直接的说教方式,孩子会非常的反感,往往不是不爱听,就是大哭。相反,借助绘本的力量,通过批评第三方的方式,弱化了当面的批评与指责,孩子更容易接受。
总结一下,代替惩罚的5个技巧
1、请孩子帮忙?
2、表达坚定的立场,但是不要攻击孩子的人格
3、表达你的期望
4、提供选择
5、让孩子体验到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