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目
1-1 定义
项目是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
1-2 特点
独特性:项目最终会交付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
临时性:项目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
渐进明细性:随着项目的开展,项目过程会逐渐清晰明确。
1-3 作用
项目驱动变更:从商业角度来看,项目旨在推动组织从一个状态转到另一个状态,从而达成特定目标。
项目创造商业价值:特定项目的成果能够为相关方带来效益。效益可以是有形的(比如钱,权益,设施,市场份额等)、无形的(比如声誉,商誉,知名度,商标等)或两者兼有之。
1-4 相关概念
项目集:项目集是一组相互关联且被协调管理的项目、子项目集和项目集活动,以便获得分别管理所无法获得的利益。
项目组合:项目组合是指为实现战略目标而组合在一起管理的项目、项目集、子项目组合和运营工作。
2 项目管理
2-1 定义
项目管理就是将知识、技能、工具与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以满足项目的要求。项目管理通过合理运用与整合特定项目所需的项目管理过程得以实现。
2-2 相关概念
项目集管理:指在项目集中应用知识、技能与原则来实现项目集的目标,获得分别管理项目集组成部分所无法实现的利益和控制。
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组合管理是指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对一个或多个项目组合进行的集中管理。项目组合中的项目集或项目不一定彼此依赖或直接相关。
2-3 区别与联系
3 生命周期
3-1 项目生命周期
3-1-1 定义
项目生命周期指项目从启动到完成所经历的一系列阶段。
3-1-2 通用生命周期模型
3-2 开发生命周期
3-2-1 定义
项目生命周期内通常有一个或多个阶段与产品、服务或成果的开发相关,这些阶段称为开发生命周期。
3-2-2 分类
(1)预测型生命周期,在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确定项目范围、时间和成本。对任何范围的变更都要进行仔细管理。预测型生命周期也称为瀑布型生命周期。
(2)迭代型生命周期,项目范围通常于项目生命周期的早期确定,但时间及成本估算将随着项目团队对产品理解的不断深入而定期修改。迭代方法是通过一系列重复的循环活动来开发产品,而增量方法是渐进地增加产品的功能。
(3)增量型生命周期是通过在预定的时间区间内渐进增加产品功能的一系列迭代来产出可交付成果。只有在最后一次迭代之后,可交付成果具有了必要和足够的能力,才能被视为完整的。
(4)适应型生命周期属于敏捷型、迭代型或增量型。详细范围在迭代开始之前就得到了定义和批准。适应型生命周期也称为敏捷或变更驱动型生命周期。
(5)混合型生命周期是预测型生命周期和适应型生命周期的组合。充分了解或有确定需求的项目要素遵循预测型开发生命周期,而仍在发展中的要素遵循适应型开发生命周期。
3-3 产品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指一个产品从概念、交付、成长、成熟到衰退的整个演变过程的一系列阶段。
项目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相互独立,后者可能由项目产生。
4 项目阶段
4-1 定义
项目阶段是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项目活动的集合,通常以一个或多个可交付成果的完成为结束。
4-2 阶段划分的影响因素
(1)管理需求
(2)项目性质
(3)组织、行业或技术的独特性
(4)项目的组成要素,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工程、业务、过程或法律
(5)决策点(例如资金、继续/终止项目,里程碑审查)
4-3 阶段关口
阶段关口在项目阶段结束时进行,将项目的绩效和进度与项目和业务文件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做出决定(进入下个阶段,整改后进入下个阶段,结束项目,停留在当前阶段,重复阶段或某个要素)。
5 五大过程组
5-1 项目管理过程
项目生命周期是通过一系列项目管理活动进行的,即项目管理过程。每个项目管理过程通过合适的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将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成一个或多个输出。输出可以是可交付成果或结果。
各项目管理过程通过它们所产生的输出建立逻辑联系。过程可能包含了在整个项目期间相互重叠的活动。
5-2 项目管理过程组
5-2-1 定义
项目管理过程组指对项目管理过程进行逻辑分组,以达成项目的特定目标。过程组不同于项目阶段。
5-2-2 五大过程组
(1)启动过程组定义一个新项目或现有项目的一个新阶段,授权开始该项目或阶段的一组过程。目的是设定目标,让团队有事可做。
(2)规划过程组明确项目范围,优化目标,为实现目标制定行动方案的一组过程。目的是制定工作路线,让团队有法可依。
(3)执行过程组完成项目管理计划中确定的工作,以满足项目要求的一组过程。目的是指导项目按工作路线进行,让团队有法必依。
(4)监控过程组跟踪、审查和调整项目进展与绩效,识别必要的计划变更并启动相应变更的一组过程。目的是测量项目绩效,让项目团队“违法必究”,并且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
(5)收尾过程组正式完成或结束项目、阶段或合同所执行的过程。目的是了解项目,达到目标。
5-3 过程组与阶段的区别与联系
阶段是从项目的进度,整个项目生命周期来进行划分的,目的在于掌握和控制项目的进度;所有阶段与过程组在目的上是有区别的;
过程组不是项目阶段,每一阶段或子项目都要重复过程组的所有子过程。过程组的目的是把项目的过程分成组,按每个阶段的每个过程分批次达到目标。
6 十大知识领域
6-1 知识领域
除了过程组,过程还可以按知识领域进行分类。知识领域指按所需知识内容来定义的项目管理领域,并用其所含过程、实践、输入、输出、工具和技术进行描述。
6-2 十大知识领域
依据项目,行业等的不同,十大知识领域可能有所不同。本领域划分适合绝大多数项目。
(1)项目整合管理包括为识别、定义、组合、统一和协调各项目管理过程组的各个过程和活动而开展的过程与活动。
(2)项目范围管理包括确保项目做且只做所需的全部工作以成功完成项目的各个过程。
(3)项目进度管理包括为管理项目按时完成所需的各个过程。
(4) 项目成本管理包括为使项目在批准的预算内完成而对成本进行规划、估算、预算、融资、筹资、管理和控制的各个过程。
(5)项目质量管理包括把组织的质量政策应用于规划、管理、控制项目和产品质量要求,以满足相关方的期望的各个过程。
(6)项目资源管理包括识别、获取和管理所需资源以成功完成项目的各个过程。
(7)项目沟通管理包括为确保项目信息及时且恰当地规划、收集、生成、发布、存储、检索、管理、控制、监督和最终处置所需的各个过程。
(8)项目风险管理包括规划风险管理、识别风险、开展风险分析、规划风险应对、实施风险应对和监督风险的各个过程。
(9)项目采购管理包括从项目团队外部采购或获取所需产品、服务或成果的各个过程。
(10)项目相关方管理包括用于开展下列工作的各个过程:识别影响或受项目影响的人员、团队或组织,分析相关方对项目的期望和影响,制定合适的管理策略来有效调动相关方参与项目决策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