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人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使得寒山寺名声大噪,也引得无数人从天南海北来到这个地方,想一睹诗人笔下的寒山寺真容。我也不例外,在来到苏州后,唯一一个让我心心念念的地方就是这个寒山寺。只是刚到这边时,我忙着找工作面试,一直不得空闲。一次面试结束后,我查看手机导航时突然发现离寒山寺很近,想着择日不如撞日,于是在路边开了辆小黄车,一路骑了过去。
快到寒山寺售票处的时候,路边围墙上的画吸引了我。我把车子找地方停下,走近去瞧,原来是佛家禅语。每走几步就有一副,只是路上的行人来去匆匆,很少有人驻足来品一品这深深的禅味。我边走边看,不觉便到了售票处,购了票便奔寒山寺正门去了。
几则有趣的传闻
寒山寺的正门不同于一般寺庙的坐北朝南而是面朝西,山门前面是一条河,当初张继也许正是从这里经过,偶然听到了那夜半的钟声,让他写下那首流传千年的不朽之作。就在我望着河水沉思的时候,一个旅游团导游的介绍将我拉回现实。我在她那里,倒是听了几个有趣的传说。
01
寒山寺始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唐贞观年间高僧寒山来该寺住持,遂改名为寒山寺。与寒山要好的另一个僧人叫拾得,相传他俩曾是“和合二仙”,为点化迷惘的世人,才化身寒山、拾得来到人间。至今在寒山寺内仍供奉着寒山、拾得的刻像。他们还有很多有趣的传说就不一一记录了,诸君可自行查阅。不过关于他俩的一段禅语问答,我摘录下来供诸君品味。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过十年后,你且看他!”
02
关于山门前壁照上“寒山寺”三个题字,也有一个传说。传说“寒山”二字是由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所题,当年祝枝山可谓“一字千金”,在题完“寒山”二字后,由于寺庙经济能力有限,祝枝山说什么也不愿再多题一个字。而最后一个“寺”字则由陶浚宣所题,陶浚宣分文不收,但要求落款题上他的名字,所以现在看到的落款是陶浚宣,但其实三个字是由两人所写。
(仔细看三个字确实有细微不同)
03
寒山寺大雄宝殿前的铜鼎,正面有“一本正经”四字,背面有“百炼成钢” 四字。相传这里面还有一个宗教相争的故事:一次佛道比高低,较量看谁的经典经得住火烧。佛徒将《金刚经》放入铜鼎火中,经书安然无损。为了颂赞这段往事,僧人们就在鼎上刻此八字以资纪念。
这些传说的真假早已难辨,但它们的流传无疑给寒山寺披上了更加神秘的面纱,让人仍不住去遐想,去探究。
听完导游讲的这几个传说,我便独自游玩去了。进入前院,顿觉清幽之感,两旁的数目也已零星发出绿叶。正面为大雄宝殿,两侧配殿对峙,庄严肃穆,四周回廊缭绕,曲径通幽。大雄宝殿为寒山寺正殿,四周围绕着着白玉栏杆,并配以莲花、海棠等图案。在大殿前面的空地上,无数的善男信女在虔诚的烧香,叩拜。我虽知真正的信仰在心里,但不免被他们的虔诚所感动,一个人有信仰终究是好的,能让漂泊的心灵有个歇息处。
寒山寺现存殿宇大多为清代建筑,被毁缺600余年的"普明宝塔"也已重建,结束了寒山寺600余年无塔的历史。在藏经阁的屋脊上,竟然雕刻着唐僧师徒取经的石像,不知其意味何在?重建的普明宝塔,巍峨壮观,气势如虹,就像一尊镇寺的宝印。在旁边的许愿池里,鱼儿们正欢快的游戏着,它们应该很快乐吧,每日聆听着寺内僧人的诵经声,怕是早已超脱凡俗了。
在藏经楼南侧,有一座六角形重檐亭阁,这就是以“夜半钟声”闻名遐迩的钟楼。只不过现今寒山寺里的古钟已非张继诗中所提及的那口唐钟了,今天的大钟为清光绪三十二年江苏巡抚陈夔龙督造。巨钟有一人多高,外围需三人合抱,重达两吨。钟声宏亮悠扬,余音缭绕。按照佛教传说,凡人在一年中有一百零八种烦恼,钟响108次,人的所有烦恼便可消除。
在寺内的另一侧,有一间叫“法堂”的地方,里面藏有很多经书供游客观看。我进去的时候有人很热情的问我要不要抄份佛经。我看时间还早,便请了一份大悲咒临摹。那是我旅途中最享受的时刻,屋外的熙熙攘攘吵吵闹闹,那一刻都与我无关,我身心的全部都专注在这张经文上。都说读经能静心,这话一点不假。
寒山寺另外值得一看的就是碑廊。寒山寺的碑刻艺术天下闻名,碑廊陈列着历代名人岳飞、唐伯虎、董其昌、康有为等人的诗碑,其中当推晚清俞樾书张继诗碑最为著名。我们经由这些诗碑,似乎能穿越历史,去触摸到过去的历史。
我在里面逛了一圈便离开了。出口的名字叫解脱门,其意义应该是,让我们把尘世的烦恼都留在这寺里,一身轻松的去面对新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