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儒家说起做学问的意义,概括起来是这“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怎样,念上去就铿锵有力,慨当以慷,气吞山河吧。
昨晚有些茶醉,又在12点的deadline逼迫下,跑了一回火车,放飞自我,简直6到飞起。
好吧,我想说的意思是,昨天的得吧得,属于音韵学的范畴,而音韵学,就被称为“绝学”。
所谓“绝学”,就是难学。难体现在:1、体系复杂;2、因古音难以记录故散佚湮没;3、各地方言甚多采集不变提高研究门槛和成本;4、语音本身有生命,仍在不断发展和演变,像活火山一样充满魅力却又令人望而生畏。
其实,所谓美丽的汉字,从数量上看,绝大部分是形声字,也就是说大部分汉字是表音的,所以才有“秀才不识字,只读半边书”之讥嘛。
语文课必考题1:
许慎《说文解字》的造字六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前四个是设计图,后两个是流水线。设计图是苦心孤诣想出来的,简直应该受知识产权保护;设计图确立之后,采用后面的技术手段,汉字就能批量生产了。
必考题2:造字六法举例!
象形:日、月;指事:上、下;会意:信、公;转注:考、老;形声:江、河;假借:求(原指毛皮,后借用为求)、来(原指小麦,后借用为来)。
怎样,到后面两个就要丢分了吧。要不怎么说是绝学呢。
所以,汉语的音韵学,是直到隋朝的《切韵》成书,才正式确立,比哲学、训诂学这些,要晚好几百年呢。
自古以来,汉语都把北方中原地区的方言作为汉民族的共同语。那些在“普通话”之外的各地方言,最早由汉朝的扬雄《方言》一书收集、整理。随着科举的推广,写诗的重要性凸显,音韵学逐渐规范、成熟,汉魏时刚刚开始发现这个声音的秘密,当时的专著有《声类》、《四声谱》、《四声指归》等。
有个故事,说曹丕在好基友、文学大号王粲的葬礼上说,王老师生前爱听驴叫,咱们今天就叫给他听,以寄托我们的哀思吧!于是带领文武百官学驴叫,据说也反映了当时最新的科研成果,说驴的叫声合乎四声。
从隋朝的《切韵》,归纳出193韵,到宋朝的《广韵》,又收了206韵、26194字,共4声,61个韵类,这门学问算集大成,同时也做“绝”了,《广韵》也就成为工具书,一个神一样的存在。但它标注的发音,有很多与现在的普通话已经相去甚远。个人认为,这与首都所在地也有关系。
元代的《中原音韵》是一部曲韵韵书,也是北曲作家案头的工具书,就基本接近今天的北京话了,所以元曲读起来比较的没有违和感。
清代文字狱太恐怖,读书人只好在考据学上使劲,如段玉裁、钱大昕、章太炎等,都从故纸堆里找到了新发现。
在表音文字环境长大起来的人可能对声音更敏感,很多老外都对这个绝学感兴趣,最有成就的是瑞典汉学家高本汉(1889-1978),其 《中国音韵学研究》于1915-1926年陆续刊行,引起赵元任、刘半农、胡适、傅斯年等一票国学大师的兴趣,纷纷表示来翻译。他用瑞典的方法来研究中国的音韵学,奠定了现代中国音韵研究的基础。赵元任、李方桂分别在方言和古音的研究上有所贡献,后来王力、丁声树的著作,成为现在中文系学生的教材,真真是“为往圣继绝学”了。
整个音韵学我个人感兴趣的部分,东汉经学家刘熙已经有过专著,《释名》,共27篇,从声音上来解释事物名称的由来。如:
春,蠢也,万物蠢然而生也。
冬,终也,物终成也。
身,伸也,可屈伸也。
虽然不明觉厉,但并不科学。
音韵的起源湮不可考,音韵的美感却齿颊犹香。
不说了,且去读几页《笠翁对韵》、《声律启蒙》漱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