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入行的设计师多少都有这种困惑:“这张图的设计感和美感明明比较好,为什么点击率比那些丑的低?我都对自己的设计产生怀疑了!”
这个自我怀疑,小编曾经也遇到过。现阶段的我个人的看法——简单一句话,高转化率又好看的最好,高转化不好看也可以接受,转换率低又不好看不能要,只顾好看转化率低的没必要。
移动互联网广告是有许多追求效果类的广告。所谓效果就是在推广宣传品牌的同时可以通过点击率,下载量,访问量等有数据可以做考量指标的广告。
设计师在优先考虑效果的前提下,应该怎样做好广告设计呢?
① 清楚设计的目标,调整设计的心态
如果你的广告要求是要增加用户点击下载的。那么你所做的一切设计就应该围绕“提高用户点击”和“激发用户下载欲望”这两个目标。在合理合法范围内,一切能帮助你完成这个目标的设计就都是好的设计。
具体的细节要求和心态调整传送另一篇文章:不要低估效果类广告设计师的价值
② 根据广告产品不同面向群体来设计广告
广告营销推广简单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的面向用户群体:小白,小司机,老司机(以《王国纪元》为例进行举例分析),根据不同的用户群体针对性的设计相应的广告图,更加合理有效地达到游戏推广吸引用户下载的目的。分配比例大致上是2:5:3。
▎小白 —— 一般对此游戏类型不熟悉的,或者像我妈这种非游戏爱好者
这类型的用户因为对游戏是不够熟悉的,所以对游戏的玩法或者类型无原有的既定印象。这类用户如果会被吸引很可能是因为直接的刺激:比如游戏画面,游戏人物形象,游戏的宣传海报…这些推广类的广告素材,告诉用户这是什么,有什么好玩的,画面什么样;亦或是直接找人气明星代言来吸引粉丝。太专业的词他们或许是不太懂的。又拿我妈来做个极端的栗子,你跟她说塔防,她估计会问什么塌方?哪里塌方了?
这类的广告图就像在应用市场或者appstore等官方网站能看到的宣传图那种,比较高逼格,体现游戏的品牌感,但是能带来的实际效果比较有限,却不可缺少。
这类型的广告图占比分配(2):不能没有,但不用太多。
投放的渠道:泛投或者投放到用户属性不太熟知的渠道。给游戏增加曝光度,混个脸熟。
▎小司机 —— 对游戏策略、角色扮演类的游戏有一定的了解基础。玩过同类型的游戏如部落冲突、Clash of Kings等,这类用户是有极大可能性通过广告亮点和特色被吸引下载体验的。针对这类人群的占比建议是:5
· 对标竞品,突出特色亮点
这部分的用户比较小白相对有经验,知道游戏策略型的游戏如何玩。此时就可以对标竞品来突出游戏亮点寻找吸引用户的点来吸引小司机们来下载体验游戏。比如王国纪元是“全3D画面”特色的游戏,游戏采用Unity 3D打造,整个王国的建筑和人物都是全3D化。那我们就可以在广告语或者宣传图中体现此亮点,或者直接用游戏画面来体现这部分特色。
· 通过人性研究来激发玩家的兴趣
传送门:做广告的你要有人性
1、求知欲/偷窥欲
很多玩家看别人玩游戏的爱好,这类爱好归于上文推荐的链接中的求知欲或者偷窥欲的体现。
2、美女诱惑
听过玩倩女幽魂的朋友吐槽难得在游戏里遇到个女角色的还是男的假的。可见女性玩家一直是很多游戏想要争抢的一块蛋糕。所以通过女性玩家来分享推荐的游戏更加容易吸引男性用户。比如王者荣耀在这块就做得很好。
3、攀比心理
同样的广告图配上不同的文案也有不一样的效果。看到北美玩家捕获这个英雄之后,用户也觉得亚洲的我们也不能输。
类似的的还有对战类的广告图
4、“抽奖”类
摇骰子奖励高等级英雄。
▎老司机 —— 深度游戏爱好者,对游戏的玩法和策略都有比较高层次的研究。这类玩家一般是做筛选定投玩家,所以如果你筛选中合适的人群并且创意点吸引力正中下怀的话,是有不错的效果的。针对这个人群的占比建议:3
对于老司机,享受尊宠的大神级光环的荣耀感能激发玩游戏的动力,或者是游戏策略教程,英雄搭配使用技巧等技能类分享会更激发他们的兴趣。深入了解游戏中的玩家在意的点,才能吸引他们
① 英雄配对战策略创意
② 激发集体荣誉感
不局限以上列举的创意,有更多更好的创意欢迎大家相互讨论分享。
最后说明一下,效果广告需要设计投放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