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共两首,这是其中的一首。前两句用白描手法直写眼前景物,黄云遮日、北风呼啸、雁阵惊寒、白雪纷飞。此处以景写情,用灰暗压抑的景色渲染离别气氛,衬托凄凉心情,为下文的转折做了很好的铺垫,更好地体现了文辞的婉转、诗人对友人深挚的情感。后两句朴质、豪爽,于宽慰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千万不要为前面路上没有知己犯愁,天下又有谁不认识你呢?
作为一首仄起的七言绝句,按照吟诵格律诗的规则,吟诵时的停顿处是第一句的第四个字、第二句的第二个字、第三句的第二个字、第四句的第四个字以及韵字,简单地说就是“四二二四”及韵字。这首诗的总体格调悲凉慷慨,豪放豁达。诗人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但他没有沮丧、沉沦,反而表露出对友人远行的劝慰、关爱,展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可以用深沉豪迈、情真意切的基调来吟诵。
这里的董大原名董庭兰,是盛唐时期著名的琴师,尤以擅长弹奏古琴和胡乐。相传他少时不喜读书,四处游荡,与充满游侠气质的高适颇为意气相投,成为知交。诗人高适与好友董大短暂的相聚之后,他们又将各奔东西,从而有了这首送别名篇。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我今天突然有了个用偶戏的形式来表达诗歌创作背景和诗意的想法,正好班里有两个合适的偶和一头小驴儿,就大胆尝试了一下。孩子们从好奇到专注,看了这场意想不到的偶戏。
在这首诗中出现的大雁是诗词中所有鸟类里文化意象最丰富的,从诗经到楚辞到唐诗宋词都留下过大雁的“足迹”,成语中人过留名、雁过留声、雁阵惊寒、鸿雁传书、鸿渐于陆、惊鸿照影、目送归鸿、哀鸿遍野……。作为文学意象,在中国文学史的长河里,大雁可算是真正做到了“雁过留声”。 大雁书写的主题主要有:漂泊、相思、秩序、危难、疾苦、留恋、思君爱国、贤人失志、悲秋之叹、漂泊怀乡、相思情爱、兄弟情义、书信传递、爱国忧民、隐逸之思、沧桑情怀等等,随便任何一个主题都堪称是“永恒”、“深刻”、“普世”。 那么大雁文学的美学意味则可概括为:凄凉萧瑟,婉转幽怨,雄浑悲壮,空旷高远,澄澈空灵,清旷超逸等等。同样任何一种概括都堪称是经典绝伦。
为什么大雁如此被诗人青睐? 因为雁有五德:仁、义、礼、智、信,完全符合儒家人格的伦理规范和要求,被称为“禽中之冠”。大雁之仁表现为老弱病残,不离不弃,可以为同伴养老送终。大雁之义表现为雌雄相伴,从一而终,不论谁亡,绝不续弦。大雁也从不独活,一群大雁里很少会出现单数。一只死去,另一只也会自杀或者郁郁而亡。大雁之礼表现为大雁组队,无论“人”“一”,长幼之序,老雁领头,轮岗值守。大雁之智表现为最难捕获,非常机警。落地歇息,放哨警戒,不亚于人类纪律严明之军队。大雁之信就更不用说,南北迁徙,从不失信。特别是大雁的配偶与人类的婚姻,构成极强的比德。中国人传统婚仪至少有六大步骤: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除纳征之外,均是以雁为礼。
为了让孩子们更改地理解大雁何为“禽中之冠”,我找到了一个故事:
“从前,波罗奈城的一个池塘里住着一只名叫治国的雁王,它统管五百只大雁。一天,猎人在池塘附近布下陷阱,雁王觅食时,一不小心陷入网中。雁王为稳定雁群的心,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众雁得以有序飞行继续寻找食物。唯独一只名叫苏摩大雁,发现了异常情况,它不肯弃雁王而去。
雁王语重心长地说:“现在我封你当雁王,快点去诸雁前面带领它们吧。”苏摩坚决地回答:“大王您平日待我们亲如手足,我怎么可以在您危难时弃您而去?我宁愿和您一起去死。”过了一会,猎人前来巡视捕获的猎物。苏摩着急地说:“大王的毛和肉,和我没有什么差别,要杀就杀我吧!求您把我们大王放了。”猎人既感动又惭愧,于是对苏摩说:“你为救雁王而宁愿舍命,这种忠义之心我十分赞叹。我不会杀害你们。”于是就为雁王解开猎网。
这时,二雁反而迟迟不肯离去。它们商量道:“这位猎人善良厚道,我们不能忘记他的恩德,应该好好报答他。”猎人既欣慰又好笑:“你们是鸟类啊!怎么报答我这个人类呢?再说,我放你们走,是因为你们相互友爱、同甘共苦的精神感动了我,我并没有想得到报答啊!”
二雁和猎人一起来到了王宫,国王和雁王一见如故,当他听说猎人抓住二雁,却不杀害它们的善行后,十分感动,赐给猎人许多金银财宝。猎人得到宝物后,感念雁王知恩报恩的心,不但将宝物布施贫人,并发愿从此不再打猎。”
讲完故事我们带孩子们用梧桐树叶做了和故事相关的手工。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拿起树叶比划着,互相商量着,比较着,固定好树叶后开始画出大雁的头颈,有的孩子开始涂色,还画出了爪脚,孩子们的创造力真是无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