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工作的关系,一直使用台式电脑,后来,也是因为工作的关系,换成了笔记本。
因为台式机不需要充电,因此在换成笔记本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遇到过好几次急用时才发现没电的情况。
然后,用了些方法,才养成每晚关电脑前都看一眼电量的习惯。现在,即便我知道不需要每天都充电,每晚关电脑前的最后一个动作,也一定是看一下右上角的电量图标。
所以你会发现:一个新任务刚开始的时候,忘记的频率非常高,直到通过一些办法、经过一段时间,变成了习惯后,才不会忘记。
就像我们即便不饿,也不会忘记吃饭,因为它已经变成习惯了。
关于忘记,小事也就算了,糟糕的是:事情并不会因为重要而不会被忘记。所以,我们禁不住要问:为什么我们总是容易忘记事情?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得先来了解记忆的工作流程:
从上面这张图里可以看出,记忆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
我们通过诉诸五官得到一个新信息,形成一个大概的「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形成后快速进入「工作记忆」,感觉记忆的内容在这里被进行处理;
接下来,工作记忆将信息解码以后,转入「长时记忆」,理论上,长时记忆指的是:一辈子都能记住的信息;
最后,我们回想信息时,需要从长时记忆里提取当时录入的工作记忆。
这就是一个新信息被永久记住并在需要时被提取的过程,也是记忆工作时的完整流程。
我们之所以会忘记事情,是因为我们在处理新信息的时候,遇到两个障碍:
新信息记不牢
你一定有过这种感觉:别人跟你说了件事情,当时记得非常准确,甚至自信到不用靠工具记下,觉得自己到用的时候一定能把它准确调出来。
结果,真到了要用的时候,要么大脑一片空白,要么只是有点印象,但就是不能完整的还原。
类似这种情况,就属于小标题说的:新信息记不牢。导致这种情况出现,有两方面的原因:
接收新信息的时候分心
这个应该不难理解,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次,我下楼买东西,我妈让我顺便带瓶洗衣液回家,我记得当时我听见她说了洗衣液三个字,但同时我在想着第二天公司培训的事情。
结果,你们应该猜到了,我只买了自己原本要买的东西,洗衣液根本就没想起来买。
所谓的一心不能二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我们在一个新信息进入我们大脑、形成感觉记忆的时候想着别的事情,我们就一定会忘记那个信息。
接收后新信息没有被重复
感觉记忆里的信息,在没有经过处理的时候,会被暂存在工作记忆中,但它能够保持的时间非常短。
根据心理学领域对于记忆方面的研究,一个还没有经过工作记忆处理的感觉记忆,最多只能保持1分钟左右。
看上去很短,但这段时间完全够调用工作记忆对它进行处理、再转入长时记忆。
只不过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条件:这个新信息被重复。如果不满足这个条件,根据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这个信息在工作记忆里最多只能保持10-20秒。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新信息在被我们接收后不被重复,工作记忆就不够时间来对它进行处理,这样,就不可能进入长时记忆,我们很快就会忘记它。
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有些和记忆有关的学习方法,就是需要不断重复:要么当时就不断重复,要么一段时间后又开始重复,目的都是让这个信息最终进入你的长时记忆,一直被记住。
记忆保持得不够久
这就是今天文章想要讨论的重点。记忆的信息保持得不够久,问题主要出在将工作记忆处理进入长时记忆的过程中。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做两步:
将新信息与已有信息联系起来
不断重复这种联系,直到形成习惯。
直到这里,一个信息才有可能被永久记住,绕了一大圈了解记忆的工作流程、分析信息记不牢、记不久的科学原因,实际上,也就说回了文章的主题:增强记忆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它变成习惯。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我接下来分享3个方法,它们是我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最常用到的,而且靠着它们,我几乎不会遗漏重要事项。
方法一:以「待办事项」为单位,分场景进行记忆,养成「场景记忆」的习惯。
一般情况下,我们大部分人每天的主要场景集中为两个:
工作场景
生活场景
并且一般来讲,这两个场景之间的切换是非常有规律的,如果你是上班族,两个场景的切换点就是上下班时间,即便你是工作、生活看上去毫无清晰界限可言的自由职业者,也免不了在这两个场景里切换。
我的做法是:利用这两个场景,分别记忆。
举个例子。
以前我很容易忘记工作上当天不那么重要的小任务,家里需要买个什么东西,更是遗忘的重灾区,常常是:回到家,一回想,呀,忘了买。
后来我自己想到了这个方法:分场景记忆。具体怎么做呢?
头一天睡前,我会想好第二天必做的工作有几件,第二天工作快结束前,核对一下是否做漏了什么。
同样的,每天工作快结束的时候,我会整理当天有什么私人事务需要在下班以后做的,一下班,就去做,这样就不容易忘记。
这里有个小窍门分享给你们:分场景记忆的时候,只记事件的数量,不记具体的事件内容,这样做的目的是节省前面提到过的--工作记忆的空间。
长此以往,就能养成场景记忆的习惯,这样,你很难忘记每天、每个场景里需要做的事情。
当然,如果你记得自己要去超市买5样东西,在买完4样的时候,剩下的1样怎么也想不起来,这样的话,就只能放弃,等想起来的时候再去补充。
方法二:整理每天的必办事项,对照检查完成情况,养成「每日必做」的习惯。
这个方法对想要养成一些对自己有正向影响的好习惯特别管用。我养成阅读、写作、运动的习惯,一开始靠的就是这个方法。
那时候我想要让自己养成每天阅读和运动的习惯,但是,冒出这个想法的最初那段时间,常常忘记这两件事,后来我想了个办法:我把类似这些每天必做的事情列进必办事项清单,每天睡前检查完成情况。
后来经过一段时间,就养成了习惯,不用检查清单也不会忘记,只存在偷懒不想做。
当然了,一开始会常常忘记,在还没有养成习惯前,这是非常正常的,不用太担心,只要不断重复,就一定能养成习惯。
不过,很多人也是因为还没有形成习惯前就已经放弃了,这样的话,就不可能让这些事情进入长时记忆。
方法三: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养成「用时间段记忆」的习惯。
先问一个问题:你每天完成任务的时间段有规律吗?是每天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还是想先做什么就做什么?
如果你的答案是后者,我强烈建议你调整一下任务和时间,把同一个任务放入同一个时间段,形成一个每天时间与任务相对应的有规律的做事模式。
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有两个:
做起事来更加得心应手
不容易忘记重要的事情
其中第二个好处,就是今天文章想要解决的问题。时间段上的分割,可以以天、周、月、半年、一年为单位。比如:
每天晚上阅读半小时;
每周复盘一次;
每月做一次计划;
每半年旅行一次;
每年体检一次;
......
类似这样,用时间段来提醒我们该做的事情,也是一个防止遗忘的好方法。
最后,总结一下这篇文章:
想要弄清楚我们为什么容易忘记事情,还得要先知道记忆的工作流程才行。
记忆工作时的主要流程有四个步骤:
我们通过诉诸五官得到一个新信息,形成一个大概的「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形成后快速进入「工作记忆」,感觉记忆的内容在这里被进行处理;
接下来,工作记忆将信息解码以后,转入「长时记忆」,理论上,长时记忆指的是:一辈子都能记住的信息;
最后,我们回想信息时,需要从长时记忆里提取当时录入的工作记忆。
我们之所以会忘记事情,是因为我们在处理新信息的时候,遇到两个障碍:
新信息记不牢
主要原因有两点:
接收新信息的时候分心
接收后新信息没有被重复
记忆保持得不够久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做两步:
将新信息与已有信息联系起来
不断重复这种联系,直到形成习惯。
因此,增强记忆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它变成习惯,具体做法,今天的文章里分享了3个方法:
方法一:以「待办事项」为单位,分场景进行记忆,养成「场景记忆」的习惯。
方法二:整理每天的必办事项,对照检查完成情况,养成「每日必做」的习惯。
方法三: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养成「用时间段记忆」的习惯。
我们通过分场景记忆或者用时间段提醒我们、甚至每天列出必做事项的方式,最终的目的都是:养成习惯、防止遗忘。
希望今天文章里分享的这些方法,能够帮助你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记忆习惯,当然,前提是:立刻行动起来!
我是@霖小姐慢半拍,关于成长,慢半拍没关系,但别停!
关注我,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