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领域,博大精深,往往一字之差,实际意思差距巨大。
比如以前讨论过银行存管和银行托管的区别,差异就很大。像以前匹凸匹里面做的银行存管只能起到资金隔离的作用,无法审核项目的真实性和资金用途;而在像买卖股票、期货、公募基金、标债资管里面做的就是找有实力的银行或者券商做资金托管,资金托管不仅可以起到资金隔离的作用,它还可以审核项目的真实性和资金用途,只有当您的资金用途符合合同约定的内容时,管理人发出的指令,托管人才会执行,所以过去这么多年,买卖股票、期货、公募基金、标债资管这些,几乎没听说过有资金去向发生道德风险的先例。
前段时间我们也写过一篇《村镇银行、匹凸匹、空气币,不同监管背后》。
虽然都是监管:
但强监管的像村镇银行出风险后,大多数人本金大概都能保住;
弱监管的像P2P出风险后,一般不会血本无归,有可能会损失大量本金;
无监管的像空气币出风险后,那就是血本无归,您去报案,别人都不会给您立案,因为那玩意是追不回来的,出了事就是血本无归。
这就是金融强监管,弱监管和无监管的区别。
今天聊的是商业信用和金融信用的区别。
金融信用一般就是借了钱或者发了债到期还,包括我们以前买的非标债和标债,这些都属于金融信用,到期了就需要还,到期了如果没还,对金融信用就会有影响,所以有金融信誉风险发生苗头时,企业就会尽快去解决。
商业信用就不一样,所谓商业信用,就是企业与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与个人之间,从事了某种活动,需要付的款项。打个比方,就拿包工程来说吧,一个施工方给一个业主干了活,这个工程款并不是把活干完了,就能马上拿到款的,至于暂时拿不完全款的原因,那就比较多了,有可能是为了卡工程质量的索赔或者工程保证金之类的,也有可能是业主手头紧,各方面原因都有,尤其是前些年跑去公园省承揽工程的,有些工程款是真难要,它的垫付顺序几乎是排在所有金融信誉最后面的,当然有些工程的利润的确也高,比如修个公厕就要五十万的,利润越高后,风险肯定也不低了,然后才会有那么多的施工方为了尽快拿到工程款,愿意贴息帮企业融资的。
前几年,我们有个兄弟单位,准备上二期采扩建工程,也是发包给施工方来做,在招标到最后期时,主要有两家施工方比较合适。一家是民企,给了60亿的工程总报价;另一家是央企,给了80亿的工程总报价。仅看价格的话,肯定是民企给出的报价更低,更省钱。但后来省里面和发改委综合考虑到,民企的垫资能力太差,央企能在前期垫资大量的工程款,最后经过多方权衡后,还是把工程总包给了央企来做。
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商业信用里面的关系,很多时候比金融信誉就要更复杂。这就是大家能看到有些企业,虽然商票违约了,但企业的金融信誉都是在力保的,尤其是在证券市场上发行的债券,那个肯定是最优先力保的对象,商票的行为,毕竟是属于商业信用,跟金融信誉有很大的区别。
以前玩非标时,有些事不方便说,现在也可以聊了。
以前的非标,管理人去跟平台签了融资合同,钱也融进去了,但那个融资费用,平台拖一两个月后能付给管理人的都是很正常的,不要大惊小怪,有些还有拖大半年,甚至拖一年以上都没完全解决的,做非标时,实际上也需要管理人有较强的垫资能力,没有垫资能力的,即使真去把业务谈成了,钱也融到了,因为在融资时,很多费用是资金刚进平台账户时就发生了的。管理人如果没有一定的垫资能力,估计天天都要被人追债,讨要融资费用。平台和管理人之前签的融资协议产生的费用,平台就敢拖一拖,因为拖了,一般也没人会去公开说这个事,实际上投资人也不知道,这种费用实际上也是叫商业信用,商业信用跟金融信用没啥直接关系。
本次就聊到这里,以后再聊。
我是大佛,持证理财规划师,拥有基金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著有《投资理财实战:财商思维与资产组合配置策略》一书,财经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