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无所为而为

文/龙山晓虫

      课堂中出现学生纪律不好,学生不认真听讲,我们采用的手段,把某个学生警告、罚站、赶出教室,送校长室,甚至叫家长来。其实采用这些手段我们还是很难改变这些学生,他(她)会永远成为班级的一个结,而且随着年级升高,难度越来越大,要解开这个结,老师可不可以从改变自身出发,毕竟改变自身比改变学生容易。

      如改变教师的课堂设计,增加学生练习活动时间如朗读、背诵,课堂练习等。课堂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这个动就是有任务,有事做,有思考,尽量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或者非要讲,就要尽量增加讲授的精彩度,年级越低学生被动听课时间过长,容易出现学生开小差,玩耍等情况。我们有教师培训听课的体会,上面老师讲得不精彩,我们下面总是时间过不下去,很难受。所以针对学生课堂不认真,也是给我们一个提醒,及时作出相应改变,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班级中总有个别学生特别难管,我们一定要树立教育不是训服学生,更不是征服学生的想法,当然也不要相反完全用放弃的想法。一堂课每个同学不可能同时达到教学要求,一定是有人快有人慢,有人好有人差,甚至有人永远达不到,所以我们要顺应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提不同要求,做不同难度的练习,为特殊学生单独布置作业任务,不搞一刀切,这样你的心态就会放松很多。

        我们有的老师很有责任心,对学生很严格,老师严格是好的品格,但有时也很容易多迈出一步变得严厉,从严格到严厉,过尤不及,就不好了。一节课,一整天,课堂都是老师严厉的声音,学生是出于对老师的恐惧,不得不上课特别认真,不敢出错,不敢开小差,师生关系是一种紧张的氛围,如果各班都这样,整个学校也都是紧张肃穆的。回顾学生时代,我们谁喜欢过这样的老师?谁会喜欢这样的学校?另一方面我们要从老师自身健康的角度出发,每天板着脸对老师自身的容貌与健康都会带来损害,一年二年看不出,十年二十年就看明显了,脸拉得长长的,没有笑容,一副老师模样,而且一身病痛,我本人也是如此,大家一看就说这是个老师,所以从过来人的角度,希望能改变,大家共同提醒。

        教育应当无为而为,什么是无为而为?无为,不是说不做事,停着不用动,而是我们做事时,不要急于有太多的外在目的,如为成绩,为先进,为荣誉,教育本来应该这么做,所以我们就这么做,这就是无为而为,做好原本该做的,成绩并快乐都自然而来,这才是好的教育,也才能享受教育之乐。

        教师要会研究,我把我看到的现象与大家探讨,不一定对,但大家都要动起来,我只是抛砖引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