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女性一生会经历独有的和男性不同的风险,生育风险、疾病风险、长寿风险,这些风险和经济压力不仅造成了女性养老压力的上升,也加剧了女性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
01 女性养老困境
现代女性身上有很多标签,“独立”便是其中最有价值和魅力的一块。伴随经济发展和国民社保待遇的提高,越来越多女性朋友游刃有余地处理着工作、家庭和个人兴趣爱好的关系,富足的物质生活下,传统的相夫教子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不再是和经济独立对立的单选题,而是和家人一起携手打拼提升家庭生活质量的大智慧。这种不作他人附庸的转变,顺理成章地也为现代女性追求“不再仰仗儿女,优雅老去”的养老预期打好了底稿。
和前段时间抖音上因筹谋一年逃家自驾游而爆火的苏阿姨一样,越来越多的女性朋友在忙忙碌碌的闲暇憧憬退休生活。她们对自己的养老生活有着诸多安排,养老方式的选择也更加多元。越来越多女性朋友摒弃了“养儿防老”这种用个人财富换取儿女为其养老的想法。在年轻人啃老现象普遍存在的当下,更多人清醒认识到“养老要防儿”——想要晚年生活有保障,为儿女提供财力支持要量力而行,守住自己的钱袋子为自己留好退路才是幸福养老最优解。总之,过上独立、自信、有保障的晚年生活是她们的终极目标。
如今社会上家庭结构逐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独居家庭、丁克家庭的数量增加,女性逐渐脱离以男性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家庭模式,OliverWyman咨询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退休前女性平均拥有财富比男性少30%-40%。同时,现行社保制度女性退休时间早于男性,这意味着女性的养老金积累要小于男性,而女性具有较高的预期寿命又导致女性对资产有更高的需求,实际需求与现实的差异,导致女性群体普遍存在较大的养老资产不足的问题。
另外,如何在缺乏养老规划知识和经验的情况下进行个人健康和人生规划?如何判断适合自己的养老模式和养老产品,如何有效利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如何接触了解到更多高科技智慧养老产品,并将其运用到自身养老生活中等等问题,都是都市新女性个人面临的但还未有较为清晰解决方式的难题。
02 姐姐妹妹谈养老
困境只是趋势的描述,把视野投向更大的范围,如何养老是非常个性化的命题,有人很年轻就未雨绸缪,有人则对自己的收入保持乐观。
对25岁的A来说,养老是件遥远的事。没有算过细账,无房无车刚参加工作的她认为自己养老至少需要1000万。或许正是因为距离退休还很遥远,反倒让她对这个张口就来敢想敢说的数字多了缥缈少了现实压力。A没有理财习惯:“我没有对每个月的收支做过规划,每月收入除去基本生活费、社交费之外,我就是月光族,父母帮我交房租,时不时还要给我零花钱。”
B,30岁,在金融企业工作,个性独立的她早在出国求学期间便意识到及早进行养老规划的重要性。参加工作以来,她便尝试基金、股票、外汇等理财,有赔有赚几年下来积攒了千万级别的资产。她风险意识很强,担心父母养老医疗问题,担心自己的失业风险,所以,她想趁着年轻处于高薪的阶段再搏一搏,把自己的家底垫得厚一些,才能真正养老无忧。
35岁的C是全职太太,照看两个宝宝之余,做微商赚些零花钱,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靠丈夫的事业。理财方式主要是股票,家庭储蓄目标是200万,孩子的教育支出是大头,预留教育基金需要40万到60万,还不包括日后需要出国深造的费用。谈到养老规划,除了存一笔养老金之外,她说自己近几年陪伴宝宝成长,对婴幼儿用品非常熟悉,她看好婴幼儿市场发展,并参加了阿里商学院的网络学习,计划二宝再大一些后,自己开家婴幼儿用品店,她希望通过这种能衔接全职生活的方式回归社会。
40岁的D是一名家政工作者,爱人开货拉拉,两人在帝都打工20多年,两人除了给老家读书的孩子攒学费,日常省吃俭用没有特别大的开销,理财方式主要是储蓄。“十年前在老家省城买了房子,这些年攒钱准备再给儿子付个首付。”在顺义别墅区做保洁多年,她见多识广,最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养老问题,而是儿子在婚恋市场竞争力的问题:“没房子现在的姑娘看不上的。”省城这两年发展很好,D和爱人的养老计划是再干几年回老家省城开个家政服务公司。
45岁的E从事餐饮业。疫情前她是赚一块花两块,没有理财习惯。生意受疫情影响很大,那段时间她每天无所事事刷抖音快手,不知道自己还能干点什么,后来受了美食博主的启发,她尝试在自家店厨房里直播,教人如何做家常菜怎么摆盘,几个月下来居然收获三四十万粉丝,还有营销公司找她谈合作。乘着全民直播时代的东风,她为自己开辟出了一条生路。她解决养老问题的方式是收房租:“不管政策咋变,人总得住房子,要么买要么租,当包租婆,每月万把块钱够吃够喝挺好的。”
50岁的D在企业做行政工作,医疗保障较为全面。主要理财方式是国债和股票,前两年跟风投了几十万在P2P上,暴雷后她加入维权行列:“能要回来就是赚。”养老问题她早有准备:“单位退休待遇不错,而且我很早就给自己和家人买了保险,现在攒钱主要是给孩子和父母,我和我家先生商量好了,以后也别给孩子小家庭添麻烦,去养老院养老。”
03 优雅老去,没几招可真不行
优雅老去,身体的健康,精神的充盈,财力上的富足缺一不可。如何优雅老去呢?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不管是心态调整还是财务布局,总结一点就是和时间做朋友,及早计划,越早开始可供选择的范围也就越大,年青时多栽树在未来才有可能享受更多果实和荫凉。有趣的是,资料显示我国都市女性普遍开始规划养老的年龄是44.5岁,而这个年龄段正好和高中毕业生父母的年龄吻合。
至于女性朋友如何科学的做养老计划,我个人认为根本上需要这几步。首先结合预期的老年生活水平,估算自己需要为老年生活准备的资金。退休养老生活需求一般包括家庭和个人衣食住行的基本费用,参与文化娱乐以及旅游活动的费用,追求更高端生活品质及享受的费用。然后,梳理老年时担忧的可能风险,估算规避这些风险和承担可能发生风险所需的费用,例如医疗费用等。估算自己退休以后的养老金以及其他来源的收入,并计算老年时消费缺口(参考个人退休后收入来源示例),根据目前的风险保障安排评估其充足性,然后根据收支缺口和风险保障缺口制定财务计划如购买商业保险等。例如钱女士预期在老年时每月花费是2-4万,她退休后每月收入约13000元,那么她需要充实收入来源来弥补最小每个月7000元的缺口。最后不要忘记细化计划的细节:根据预期的退休年龄和寿命计算养老生活的跨度、收入在当期和未来的分配计划、需要对当期消费和生活做出的调整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计划需要结合突发事件等现实状况进行调整,例如患了重大疾病则需要适当调整预期寿命,调高未来的医疗支出等等。
希望列位看官都找到适合自己的终老方式,实现梦寐以求的养老生活。(本文由maoli&magic账号发布,2021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