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1日作业提交情况
作业:应交13人,实交13人,迟交0人,未交0人
点评:应交13人,实交13人,迟交0人,未交0人
围观:刘源
小组最佳文章:
题目:《当孩子犯错时》
作者:张颖
选出方式:志愿者推荐
推荐文章:
一.张颖 《当孩子犯错时》
推荐原因:孩子的问题千千万,但只要教育方法恰当,沟通方法合适。即使孩子犯错,也会使他成长。
二.寇帅 《做目标的减法》
推荐原因:目标的减法就是去除那些看似重要紧急却对自我最重要目标不重要的事。看似紧急,最能糊弄人的四个字,不去多问自己几次,什么最重要?可能会被这几个字给误导。
三.钟婷婷 《生活中最难过的不是压力,而是无聊[《生命的心流》读后笔记二]》)
推荐原因:作者文章中提到的老奶奶,印象很深刻。当你专心于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那还有时间去想那些个琐碎的事情呢。也许,只有闲下来的人才会烦恼。
本组2017/10/14作业汇总(按提交顺序):
一.931 林燕玲
文章:《老外的第一节拼音课——达克效应的思考》
点评:给林老师一万个赞👍🏻。平时你都那么忙,还能挤出时间来教老外拼音,另外,短时间内就能完成查资料并学习资料,真真儿是高效率,真是佩服。
教是最好的学。虽然拼音对于我们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但是如果要教别人,对于拼音字母的标准发音,怎么发音,纠正发音这一切问题,我们可能并不是很清楚。重新查资料,重新学习。教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同时教也是一个更好的学习过程。
你并没有那么优秀。当你想向别人炫耀自己多么多么厉害的时候,想想这句话。也许你有过人的地方,但要知道有比你更厉害的人,虚心请教永远是获取更大进步的一个前提。
谢谢林老师的分享,受教了。
二.352 苏相如
文章:《曾经吹过的牛逼,会像青春一样回不来吗?》
点评:
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很难。炫耀、好面子是人的本性,吹牛逼是炫耀的表现之一。殊不知一句"没问题",你却要为这一句付出多少自己本不应该去做的事情。也许你已经意识到了,但却无法收回之前说过的话。唯一的办法就是硬着头皮走下去,把它当成很正常的事情去做。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针对写作,每个人的初衷不一样。当没有心思写下去的时候,想想当初是为什么参加写作的,是为了当成一种职业?还是为了练习自己的写作水平?还是为了给自己的孩子做个榜样?还是写着玩?不同的目的,你投入的精力、时间也是不同,当然,结果也是不一样。还是得根据自己的目的去做选择。
三.944 张颖
文章:《当孩子犯错时》
点评:很喜欢张颖姐的文章,通过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都会有很深入的分析。我最近会比较关注关于孩子的文章,而这篇文章中提到的问题也正是我所关注的。
我小侄儿,平时都是我妈在带。每次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我妈的反应就如作者文章中姥爷的反应,更多的是偏重指责,用他们的思维去衡量孩子,父辈他们也是好心,不想让孩子再犯错误,也许只是表达方式的问题。很赞同作者的做法,理解与共情。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行为,多些引导,让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恰当。在孩子教育方面,需要学习的还很多。
谢谢作者的分享!
四.935 苏溢
文章:《其实你可以读完"我"》
点评:如玩游戏一样,看视频、刷微博、刷微信等能够给我们带来及时反馈的,都能收割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的身心愉悦,满足情绪的满足,但理智的大脑却并不是这样想。
其实有时候越是不想做的事情才是我们真心需要做的,如看书。书中所讲都是前人的经验,虽然枯燥乏味,但是它却实实在在的能够提升理智大脑的能力,去对抗情绪带来的注意力浪费,更有精力去放在提升个人的成长之上。这才是需要我们明白的。
谢谢作者的分享!
五.937 常金龙
文章:《what is blockchain 》
点评:之前看过笑来老师的网站上的那篇有关比特币的书,实在是看不明白,里面很多的概念真的看不懂。很是抽象。
作者介绍的这篇文章,虽然讲的内容可能没什么差别,但显然更容易明白,更容易看懂,这才是普及类的文章。
尤其文章里讲到的分层次的思维模式,这是很好的思考方式。对于不明白的东西,都可以通过分层的方式去理解,更容易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更容易被大多数理解。很不错的方式。
谢谢作者的分享!
六.932 寇帅
文章:《做目标的减法》
点评:什么最重要?什么更重要?
之前真的不会这样问自己,但现在却逐渐成长自己的习惯?如作者所说,任何的选择,任何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最终的受益人和承担人都是我们自身。所以在进行目标的选择时,必须要不断地问自己这个问题。
目标的减法就是去除那些看似重要紧急却对自我最重要目标不重要的事。看似紧急,最能糊弄人的四个字,不去多问自己几次,什么最重要?可能会被这几个字给误导。
而主动选择,则是最好的行动方式。只要自己真正想做,什么事情都会下功夫的。
谢谢作者的分享!
七.933 钟婷婷
文章:《生活中最难过的不是压力,而是无聊[《生命的心流》读后笔记二]》
点评:越是到周末,越是不知道干啥。干啥都提不起精神来。有这种无聊的困惑。
作者给出了摆脱无聊的方法:做自己想干的事情,且主动与人沟通、互动。这不仅仅是故事中的智慧,更是心理学家研究的结果。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更能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干啥都高兴。如作者文章中提到的老奶奶,只要一干活就高兴,还谈什么其他事情,也就没时间去关注其他的事情。主动与人沟通,提高思考的能力,什么事情还是得自己主动愿意去做就。
谢谢作者的分享!
八.936 白海华
文章:《《这样写出好故事》读书笔记(3)》
九.924 李正主
文章:《用心创造生活》
十.926 徐蓉蓉
文章:《一首诗》
十一.925 段志强
文章:《思考整理术》
十二.927 赵波
文章:《葱花的比例》
十三.956 周娴
文章:《呵护成人的积极和真心》
第3组志愿者:段志强
2017-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