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闲来无事,看完了英剧《大侦探福尔摩斯》系列的解说视频,心里又飘起了一丝丝思绪。
夏洛克第一季只关心自己和案子,从不在意别人的感受,也不会关心身边的人,到了后面两季转变非常大。一场大火暴露了他最在意的人,两次生死游戏中他选择了那个比他生命更重要的人......华生让他感受到了人世间真挚的情感,成了他的精神寄托,他的软肋,为了华生,他可以做任何事,甚至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于是弹幕里频频刷出这样一句话:如果这都不算爱~
是啊,爱可以有很多种,如果一个人愿意付出所有只为守护你一人,那还不算爱吗?
网上经常刷到一些段子,比如:爱不会消失,爱只会转移。在这个极度匮乏精神食粮的时代,多少痴男怨女为情所困。平凡简单的幸福已经不再是当下的追求,新鲜感和刺激才是,于是衍生了快餐式的爱情。在尝试了快餐式的爱情,体验过激情和刺激后,又开始无限emo,希望拥有“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感情。我们的脚步不停地往前迈,似乎从来不会停下来思索片刻,审视我们存在的问题;也不会把握当下,这个不合适就分,总觉得会遇到更好的。对于自我的情感需求,我们太过于习惯性的向他人索取,要求对方来满足自己。我们已经忘记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有付出才会有回报。一味地向他人索取,总会有枯竭的时候。另外一个事实同样是,向外求我们也永远得不到满足,因为伴侣并不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求而存在的。只有向内求,才会得到我们真正想要的。
不知不觉与伍同学认识已经有两个多月了,虽然仅仅见过一面,但是那种熟悉的感觉让我们相处得非常自然,似乎被捆绑住了。我们之间没有轰轰烈烈排山倒海般的情感涌流,更多的是彼此陪伴,细水长流。在不见面的日子里,我们各自奋斗,做着自己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会通电话或视频。认识以来我们也从未吵过架,甚至没有真正闹过别扭,在我经历的感情中这是前所未有的。抛开现实的问题,我不知道上天安排的这场相遇有什么意义,我一切的行为都顺其自然,没有刻意迎合,也没有抗拒。我想,在快餐式爱情的时代,能彼此陪伴是难能可贵的,最后的结果如何,其实也不那么重要了。
伍同学打算本周周末来到我的城市找我,我的内心有一些矛盾,想让他来,又不想他来。在相处的细枝末节中,我们有对彼此的喜欢,但似乎是朋友之上,恋人未满。在这段关系中,我常常陷入这样的困境:我想要的是一个爱我、心疼我、满眼都是我的人,如果不是,我没办法完全信任他,也无法全心全意爱他,不是双向奔赴的感情,我宁愿转身离开也不愿继续下去。但是我们明明只见过一次面,现实中接触少之又少,仅靠网络维系,又怎能要求他在两个月的时间就能如我期望的一般爱我、时时刻刻关心我呢?这是我内心的投射,无法达到我的期望不是他的错,他也不是为了满足我的需求而存在的。这些需求我只能向内求,而不是向他索取。
人一辈子总逃脱不了爱的羁绊,爱不会消失,爱只会转移。我们永远不会只爱一个人,但总有一个人会来爱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