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N的反向传播
在学习CNN的反向传播之前,先学习一个DNN(普通的全连接层的深度神经网络)的反向传播。
DNN中,某一层的连接的简单示意图如下:
由于画图水平有限,在这里简单描述一下上图:
图中的a表示每一层的输出,a(l-1)(1) 表示第 l-1 层的第1个输出 z 经过l-1层的激活函数之后的输出。w(l)(1) 表示第 l 层的第 1 个权重,z(l)(1) 表示第 l 层的第 1 个输出,a(l)(1) 表示第 l 层的 z 经过激活函数之后的值。这里的激活函数可以用sigmod或reLu等。
定义模型的损失函数为
a^{L} 表示最后一层的输出
先明确以下两个等式:
z^{l} = W^{l}a^{l-1}+b^{l}
a^{l} = \sigma(z^{l})
由此可以知道损失函数变为:
J(W,b,x,y)=\frac{1}{2}\parallel a^{L} - y \parallel^{2}_{2}=\frac{1}{2}\parallel \sigma(W^{L}a^{L-1}+b^{L})-y\parallel ^{2}_{2}
通过梯度下降的方法来更新权重和偏置值时,由链式求导法则我们可以推导出损失函数对W和b的梯度为:
\frac{\partial J(W,b,x,y)}{\partial W^{l}} = \frac{\partial J(W,b,x,y)}{\partial z^{l}} \frac{\partial z^{l}}{\partial W^{l}}
\frac{\partial J(W,b,x,y)}{\partial b^{l}} = \frac{\partial J(W,b,x,y)}{\partial z^{l}} \frac{\partial z^{l}}{\partial b^{l}}
从前面的等式可以知道,
而a^{l-1} 即为前向传播时,上一层的输出。所以压力都在求解下式身上了:
而最后一层的\delta ^{L}已经可以求到:
注意上式中有一个符号⊙,它代表Hadamard积,对于两个维度相同的向量A(a_{1},a_{2},...a_{n})和B(b_{1},b_{2},...b_{n}),则A⊙B=(a_{1}b_{1},a_{2}b_{2},...a_{n}b_{n})
如果可以计算出第 l 层的\delta^{l} ,则可以很容易的求到该层的W^{l}和b^{l},但现在我们只知道最后一层的\delta ^{L},那么如何通过\delta ^{L}来求取每一层的\delta ^{l}呢?我们可以继续使用链式求导法则,注意到:
那么z ^{l+1}跟z ^{l}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看:
所以就可以知道:
严谨一点,因为这里都是对向量进行运算,所以上式应为:
所以就有:
现在得到了\delta ^{l}的递推式,求得每一层的\delta ^{l}之后,就可以很容易的求到损失函数对于每一层的W ^{l}和b ^{l}的梯度了
DNN反向传播总结:故事的开始,是为了求得W和b的梯度。从这一点出发,得益于链式求导法则这一神器,不断的推导。可以知道,DNN的反向传播其实就是从输出层开始,将每一层的输出梯度不断的从后往前传播,从而求出对权重和偏置的梯度的过程。
CNN的反向传播
从DNN的反向传播中可以看到,需要求出权重和偏置的梯度,需要先通过反向传播,从某一层 l 的\delta ^{l}中,推导出前一层的\delta ^{l-1}。但是,要将DNN的反向传播算法直接套用到CNN中,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解决:
(1)CNN中,pooling层没有激活函数,这个比较容易解决,可以认为pooling层的激活函数为一个线性函数:f(z)=z
(2)CNN中,pooling层一般是max pooling 或 average pooling,pooling对于上一层的输出做了压缩,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从pooling层的\delta ^{l}推出\delta ^{l-1}的方法与DNN完全不一样。
(3)卷积层是多个feature map和多个filter做卷积的结果,从卷积层的\delta ^{l}推算\delta ^{l-1}的方法也跟DNN不太一样。
(4)因为CNN中,卷积核的每一个值就是一个权重,上一层的输出与W矩阵进行卷积之后得到下一层的输出,在知道\delta ^{l}之后,求W和b的梯度的方法也不太一样。
已知池化层的\delta ^{l},求解\delta ^{l-1}
在进行CNN的前向传播时,池化层一般用max pooling 和 average pooling对输入进行池化,max pooling 是将卷积层提取到的feature map划分子区域,然后保留每个子区域的最大值,average pooling则是保留子区域的平均值。在反向传播时,需要将被缩小的误差\delta ^{l}的所有子矩阵还原成池化之前的大小,即做一个upsample。
如果是max pooling,可以记录进行pooling时保留的值所在的位置,然后将pooling后的值填回原来的位置,而其他的位置补零。假设原来做的是average pooling,则将值平均分到每个位置。具体示例如下:
假设池化之后的\delta ^{l}_{k}:\begin{pmatrix} 1 &2\\ 3 &4 \end{pmatrix}
将其还原为原来的大小,假设原来是做一个2x2的max pooling,每个子区域的最大值所在的位置均为最左上角,还原后的误差为:
\begin{pmatrix} 1 &0 &2 &0 \\ 0 &0 &0 &0 \\ 3 & 0 & 4 &0 \\ 0 & 0 & 0 & 0 \end{pmatrix}
如果是2x2的average pooling,则是:
\begin{pmatrix} 0.25 &0.25 &0.5 &0.5 \\ 0 .25&0.25 &0.5 &0.5 \\ 0.75 &0.75 & 1 &1 \\ 0.75 &0.75 & 1 & 1 \end{pmatrix}
所以此时我们得到了\frac{\partial J(W,b)}{\partial a^{l-1}_{k}}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看一下前向传播的过程中,池化层前一层的输出是z^{l-1},而z^{l-1}通过一个激活函数之后,才得到a^{l-1}。所以我们直接还原为原来的大小时,只是传播了a^{l-1}的误差。所以我们还原后只是得到了上面的式子。而a=\sigma(z),所以要传播z的误差,还需要如下:
\frac{\partial J(W,b)}{\partial z^{l-1}_{k}}=\frac{\partial J(W,b)}{\partial a^{l-1}_{k}}\frac{\partial a^{l-1}_{k}}{\partial z^{l-1}_{k}}
而\frac{\partial a^{l-1}_{k}}{\partial z^{l-1}_{k}}=\sigma'(z^{l-1}_{k})
所以从池化层的\delta ^{l}推导\delta ^{l-1}的式子应该为:
\delta ^{l-1}=upsample(\delta ^{l}) \odot \sigma'(z^{l-1})
已知卷积层的\delta ^{l},求解\delta ^{l-1}
在卷积操作中,可以知道:
在DNN中,\delta ^{l}与\delta ^{l-1}的递推关系为:
要将其套用到CNN中,则需要知道z ^{l}与z ^{l-1}之间的关系:
于是\delta ^{l-1}与\delta ^{l}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前面两个等号都可以根据链式求导法则很容易的推导出来,重点解释以下最后一个等号。
我们知道,
所以
对于a ^{l-1}的梯度,可以知道:
对于 \frac{\partial z^{l}}{\partial a^{l-1}}来说,z^{l} 是a ^{l-1} 和W ^{l}卷积得到的,以一个a ^{l}为 3x3 矩阵,卷积核为2x2大小,stride 为1 的卷积运算作为简单例子展开如下:
卷积时,a 与 z 之间的关系如下:
z_{11} = w_{11} \times a_{11} + w_{12} \times a_{12} + w_{21} \times a_{21} + w_{22} \times a_{22}
z_{12} = w_{11} \times a_{12} + w_{12} \times a_{13} + w_{21} \times a_{22} + w_{22} \times a_{23}
z_{21} = w_{11} \times a_{21} + w_{12} \times a_{22} + w_{21} \times a_{31} + w_{22} \times a_{32}
z_{22} = w_{11} \times a_{22} + w_{12} \times a_{23} + w_{21} \times a_{32} + w_{22} \times a_{33}
将矩阵 \delta ^{l} 与 \frac{\partial z^{l}}{\partial a^{l-1}} 的点积展开(即a^{l-1}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梯度)可以知道:
对于∇a_{12},根据链式求导法则,可以知道,a_{12}影响了z_{11} 和 z_{12},a_{12}的梯度如下:
那我们按照上面的分析可以分别得到a_{13}........a_{33}的梯度如下:
那么上面的式子其实可以用下面的矩阵卷积的形式来表示:
于是,我们终于得到了前面讲的那个已知卷积层的\delta ^{l} 求得前一层的\delta ^{l-1}的等式,这里再给一次最终的式子:
这里的操作也叫转置卷积(Transposed Convolution),可以恢复出卷积前的矩阵大小,恢复出的值则是前一层的输出的梯度。可以看一下下面的卷积和转置卷积的示意图
得到\delta ^{l}之后,怎么求这一层的W和b的梯度呢?
卷积层的输入输出关系为:
z^{l}=a^{l-1}*W^{l}+b^{l}
求梯度时,有:
\frac{\partial J(W,b)}{\partial W^{l}}=\frac{\partial J(W,b)}{\partial z^{l}}\frac{\partial z^{l}}{\partial W^{l}}
那从前面的推导可以知道:
\frac{\partial J(W,b)}{\partial z^{l}}\frac{\partial z^{l}}{\partial W^{l}}=\delta ^{l} * rot180(a^{l-1})
对于b,因为\delta^{l}是张量,而b是向量,通常的做法是将\delta^{l}的每一个子矩阵对应的项分别求和,得到b的梯度:
\frac{\partial J(W,b)}{\partial b^{l}}=\sum_{i,j} (\delta^{l})_{i,j}
---------------------------------------------------------
参考链接:
https://grzegorzgwardys.wordpress.com/2016/04/22/8/
http://www.deeplearningbook.org/
http://ufldl.stanford.edu/tutorial/
http://neuralnetworksanddeeplearning.com/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