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始学习到现在,已经是第64天了,写的分享已有64篇。很多时候,为写什么分享内容而绞尽脑汁,所以每天从早上开始,就留意着今天我要写什么主题,定哪个方向。一旦定了主题与方向,抽出时间写出一篇自认为不错的分享,心中便兴奋不已。
有时,爱人也会说,太晚了,不写就不写了呗,不写会咋?我说,一次不写会清零,要不,我以前的坚持不是白费了?
实际上,要坚持做一件事,刚开始真的需要有规则的约束,等时间长了以后,能把坚持做变成习惯做,再把习惯做变成自然做时,也许就内化于心了。
写到这里,想起上一届学生的中考。今年中考时,一个在实验中学考点当了两天志愿者的初中同学,曾在我们同学群里写当志愿者的感受,其中写到城关镇中,他说:城关镇中不愧是嵩县最好的初中,从老师到学生,都在体现着这一点。带队老师,提前都把孩子们的饭打好,一个人来回几十趟摆在餐桌上。学生一回到餐厅,找到自己班的位置,立刻坐下吃饭。这时,另一个在乡下教初三的同学,她说:我们也是把学生的饭提前打好了呀!而志愿者同学说:不一样,我再说说学生,大概二十来分钟,镇中学生全部就餐结束,并且收拾好餐具,放到指定位置,再回到就餐地点整理好餐桌,开始学习。学习一阵子之后,爬在桌子上休息。这期间,没见有人大声喧哗,没见有人来回走动,没见有人打扑克玩手机,也根本没听见老师要求什么。如果不是我在现场亲自看见,别人说给我听我真的不会相信。而其他大部分学生,边吃边说笑,吃饭时间能持续近一个小时,饭后大部分人没能收拾餐具,要么来回走动,要么大声说笑,老师吆喝几遍,也不见静下来。还有,镇中学生的仪容仪表非常规范,言谈举止比较文明。而其他很多学生,衣着是奇装异服,打扮成人化,社会化,如果不是在参加中考,很难看出是初中学生。两场考试间隙,镇中学生,很多人都在看书学习,而其他学生我没看见有学习的。最后他说,镇中学生是养之有素,这也是学校平时严格要求的结果。
从这位同学写的感受,可以看出,平时学生在学校严格纪律的约束之下,已经内化于心,习惯成自然,从而使自己在上学期间无论是仪容仪表,行为举止,学习习惯等各方面都会严格要求自己。
每个人都会有惰性,刚开始在规则或纪律的约束下,规范自己的行为,久而久之,会把规则或行为内化于心,从而会形成习惯,这样,我们才会进步,才会成长,最终才会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