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开心时可以爽朗的笑,不开心时可以发脾气,病痛时也可以叫出来,不用顾及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就是孩子独有的表达方式吧,快乐与不快乐,喜悦与不喜悦,都可以写在脸上,不用藏着掖着。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试着去接纳这种表达方式中的负面的、不好的。
“我耳朵疼”……断断续续的,似哭非哭的声音,传来,有人在旁边关心的问一句,还会嚷嚷“别说话……你们走开”仿佛此刻就得欣赏他的耳朵疼哭协奏曲。我看到了孩子身体的难受,疼痛,感受到了他内心的烦躁,不安,叫唤与嚷嚷,哭与烦躁,是一种本能的表达,也是在把体内的不快情绪发出来,我看着他试着接纳这种不好的或者说大人看来会是不好的表达方式。这已是第三个晚上这样了,因为难受他会断续到很晚。“生病了就会感觉难受,这个是每个人都会这样的,是正常的”。
孩子的连续反应会带给大人不好的烦躁情绪,反过来,大人也会把这种当做孩子不听话的表现之一。我们都会本能的不自觉的都孩子的要求提高吧。“你小时候就不哭闹吗?”“我小时候也不会这样啊!”“谁家没有个孩子,谁家不打骂一下呢”“我觉得打骂不是唯一的办法”只是我还没找到对孩子更有效的方法。
继续发现和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