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好奇,行动营一开始就一直把“利他”作为一个行动口号之一,大婶当初只是把这个口号当成是一个维系社群的一个手段之一,并没有深入思考这个口号背后的原因。
过了大半辈子的大婶,在家庭的影响下,在别人的眼中还算是一个经常能有些“利他”行为的人,但对比今日的阅读材料,仍然不算是骨子里有”共赢“理念的人,更不会用共赢的思维去创造自己的世界,又一个概念被重新理解,下半辈子的人生还是可以重新塑造。
创造共赢的世界
笑来老师在《财富自由之路》里有一周的主题就特意讨论了我们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念一世界“。在有利他理念世界里,给经常利他行为的人的回报也是正反馈的,随着时间的积累,这种反馈会带来惊人的能量。
纳什均衡理论已经用经济模型阐述了在多次博弈的行为当中,只有牺牲一点点眼前的自我,在多次的博弈过程中,才会走上共赢的局面。
靠谱实现共赢的方法
《共赢》这本书明确给出了实现共赢的三个具体步骤:拆掉心墙、搭建心桥和主动过桥。
拆掉心墙,大婶的理解就是为人处世之道,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看待事物的态度,尽可能找出积极因素。这一层面大婶在处理一般同事、朋友关系时自认为做的还不错,但处理亲密关系时,还有很多可改进的地方。
搭建心桥 大婶的理解就是良好的信任关系建立的基础是尊重,只有尊重他人的习惯,才能最终赢得他人的信任。维系关系中遇到了矛盾,要想明白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主动过桥 就是要把利他作为行动准则,主动与周遭的世界建立积极的连接,这样才会在长期的利他行为中,最终实现利己局面。
利他是不仅是一个处事原则,同时更是一种投资行为。大婶的行囊里,又多了一枚指南针,期待未来的行程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