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素质教育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只有课本上的知识,很明显是无法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的,但是对于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却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和见解。
素质是个很笼统的概念,有的家长认为,琴棋书画是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艺术感,锻炼思维能力;有人认为英语、奥数是素质教育,能够提高成绩,增加择校的议价能力;也有人认为足球、篮球等体育运动是素质教育,增强身体素质,锻炼吃苦耐劳的品质。我认为,以上的这些可以算是素质教育,虽然侧重的方向不同,但都可以提升孩子某方面的能力。那么是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什么呢?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其实是能力教育,我们反对的死学习,其实是只增加知识量,不能提高孩子能力的的填鸭式教育。
那么,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呢?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把培养某方面的技能,当成最终目标。在我看来,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技能,只是完成具体事情的能力,但是只有技能,做不成什么大事,甚至小事也做不好。比如一个人想要获得歌唱比赛的冠军,他必须留意各种比赛的影响力,获胜难度,选择适合自己的级别。参加报名,海选,合理安排时间,保护好嗓子,选择合适的歌曲,抽时间反复练习演唱以及恰当的动作和表情。这么多的因素,结合在一起,加上高超演唱的技能,才能获得冠军。这点在军事上更加明显,优秀的士兵很难完成战役指挥,而一个优秀的指挥官,枪法和体能可能还不如警卫员。我们的社会,是由一项一项的项目组成的,小到做一顿饭菜,大到影响世界的“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无一不需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统筹规划和协调的能力。每一个项目,都需要根据需求制定目标、估算完成任务需要的资源、招揽人才、鼓励士气、规划流程、任务分配、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和利益,监督工作的进度以及协调解决项目过程中的问题。项目不论大小,如果没有合理的规划协调,就很难顺利的完成。
很多人常常有这样的感觉,谁谁谁能力不如我,为什么他总是职位比我高?为什么工作都是我干的,荣誉和利润归领导和老板?有这种感觉的人往往忽视了统筹规划、协调其实是最重要的能力,所以领导职位必须给予那些有能力提出问题、制定规划、解决问题的人,最大的利润和荣誉也归他们。当然有很多不公平的现象存在,导致有些人接触不到领导工作,但是客观来讲,经常做这一工作的人,即使能力一般,也比接触不到的人能力强一些。如果一个人真的具有良好的规划协调能力,而且愿意表达出来的话,不仅日常的生活会很顺利,在事业上也会有很快的发展。
具体的技能如弹琴、长跑是素质教育,顽强的意志、自律的能力也是素质教育,但是人最重要的素质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千万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