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开始对运营略有研究,解答了一些朋友的问题,也就常常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不自己做一个公众号?为了简明扼要,我通常的回答是:因为我懒啊~你看,我都懒得回答一个这么正经的问题~
关于自媒体,我并不是没做过,而且曾经还当过一段时间的做号者,就是借用平台的广告通过发布文章获取一点利润,这个行为现在有一个统称就是做号者。做号,顾名思义,目标就是流量,因为流量能变成钱。做号的关键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网感,网感好的人熟悉了套路很容易做起来。至于我的成绩嘛,不好不坏,你所知道的主流媒体平台基本都有我的一个位置,10万+的文章也做出来过,经过两三个月也赚了几千块。至于对那一段时间的感觉嘛,可以说是略感焦虑和煎熬,并没有从做号的过程中获得什么快乐。
有人会问,都赚钱了为什么没有从中获得快乐?其实这个可以说到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最根本的需求是生存,当生存没有问题的时候,人们会开始追求成就感,我也不例外。做号虽然能给我带来点收入,但是我的生存并没遇到危机,这点钱也实在不足以收买我,而最主要的其实是成就感。一篇10万+的文章真的代表不了什么,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相比我免费给朋友解答问题带来的成就感简直微乎其微。
所以,在过了平台的新鲜感之后,账号就被搁置了,只留着有一天我厚积薄发的时候再次唤醒。
经过当做号者的体验,回到做自媒体的初衷,我觉得做一个自媒体,或者一个产品、一个公司的初衷,最主要的都不应该是想着赚钱,而是应该想我能为哪些人在那些场景下解决了哪些问题,在追求这个理想的道路上顺便把钱赚了。这才是一个自媒体、产品或公司最好的状态。
比如我要做一个自媒体或者公众号,我想的第一要素一定是我能稳定的输出什么,能稳定的给粉丝带来什么,稳定的为他们提供哪些价值,当我发现我不能做到这些的时候,那我就不做。
所以,我还是喜欢简书,在我们还在成长的时候,安安静静的写点文字,遇到喜欢的朋友点个赞或赞赏一个,我就记在心里,这样挺好。
最后,祝贺简书获得4200万人民币B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