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体诗和词牌到底是什么关系?

中国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近体诗、词牌、散曲。这其中的异同还是比较明显的。

古体诗是指古诗中不遵守平仄格律的所有诗。而词牌虽然不像格律诗那么整饬,有长短句,可以转韵,这些都和古体诗很像,但是词牌是比近体诗更严格的格律体。

也就是说词牌是和旋律而作的格律分明的诗歌形式,也在诗歌范畴之中。

其实,词本来就是从诗中演化而来,所以又称“诗余”。

词脱胎于诗,是诗歌雅化之后的民间音乐替代品。从这一点上来看,词和早期的诗歌是一样的,都是用于演唱。但是进入汉朝后,文人和诗歌作品大量出现,而音乐并没跟上,就出现了“徒歌”,诗渐渐脱离音乐而独立存在了。随着魏晋隋唐诗开始整饬、雅化,成为科举形式,创造出近体诗格式,到了宋朝的时候,诗完全就是高大上的存在了。

但是民间依旧需要娱乐,需要歌唱,就产生了格式相对灵活,和音乐相匹配的词。初唐敦煌发现了最早的曲子词,在中唐经过李白、白居易、刘禹锡这些大诗人的整理和再创作,词开始走向士大夫文人阶层。在五代十国,词牌成为贵族,甚至是皇帝的爱好,地位逐渐改变,脱离了歌女演唱代言体,成为文人抒发自身感情的文学载体。

但是在词牌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是卑微的,甚至在词牌最盛的宋朝,文人还是把诗和词分别对待,诗歌用来说国家大事和志向胸怀,词牌用来娱乐宴乐和小情调抒发。直到苏轼、辛弃疾开始豪放入词,诗词才在创作上开始合流。

不过主流还是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大部分文人还是在内容和感情表达上把诗和词分得很清楚。

同时期,随着大量高层文人介入,对词做了豪放、婉约的主题改革,对长调、小令做了平仄上的规制,宋词步了唐诗的后尘,逐渐脱离音乐而独立存在,成为一种吟诵的文体。

而古体诗在近体格律诗出来之后,虽然一直按着自己的路子在走,也就是不在乎平仄格律,偶有长短句,押韵灵活,中途转韵。但是我们看到这些特征其实和词牌类似,只是古体诗用来吟诵,所以可长可短,更加灵活。而词对应的音乐词牌是固定的,是格律体,字数多少也是死死的,虽然押韵比格律诗灵活,但限制比近体诗一点都不少。

文艺形式一旦有了更好的规则,比如格律,就算是不讲究格律的古体诗,在从小受平仄教育的诗人手底下,无意识的也会体现出来。这就是唐朝后期出现的“律古”。

其实你现在作一首古体诗,无意间基本上也会遵守平仄,写出律句来。这是中国汉字音韵发生的必然,只是不用合近体诗的严格规则。

也就是说,真正原始的古体诗还是消失了。后世诗人要么写近体诗,要么就是写“律古”,而如果这“律古”符合音乐可以演唱的话,不就是词牌?只不过因为时代的久远,这些音乐大都已经失传,词牌也纯粹变成字数、平仄、押韵的规格存在,所以合规则的律古就是词牌,不合这些词牌规则的就是古体诗。

诗词作品都是从古体诗进化演变细分而来,只是发展到后面各自立了门派而已。

近体格律诗、词牌、散曲都是如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编者按:如果有兴趣学习格律诗,请通读全文,全文共计26800字,不含卷首编者按的内容。特别提示:本文完全免费,如...
    大侠霍元乙阅读 12,900评论 84 131
  • 诗词格律 第一节 诗律 一、先秦至隋唐诗体概说 (一)先秦诗歌 1、《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是先秦...
    温柔的坚持_阅读 8,915评论 1 3
  • 古体诗的种类与特点 -----------------------------------------------...
    紫风铃_阅读 6,109评论 10 18
  • 一。声律篇(例句都在书中) 1。何为四声、平仄? 平声是上平声、下平声二声的总名;仄声是上声、去声、入声三声的总名...
    Alfred_Ko阅读 4,590评论 0 0
  • 李商隐《隋宫》原诗、注释、翻译、赏析 【原文】:隋宫李商隐紫泉①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②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③,锦...
    xcy无名阅读 2,70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