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
医疗服务:
大牛股的集散地, 医疗服务发展起来有复制性和难以取代性, 而且在中国医疗服务现在还是稀缺的, 特别是三甲医院业务好的很, 所以这个方面要重点研究, 以前的通策医疗, 爱尔眼科, 以及泰格医药, 和佳股份, 迪安诊断。 新的标的有江苏三友, 国际医学, 博济医药。
医疗器械:
注重高端的: 比如说凯利泰, 做骨科方面的, 这个门槛也比较高,
低端放量的, 技术含量不高的, 要重视渠道能力, 是否服务化, 类似IVD领域中, 润达医疗, 万孚生物, 迈克生物这些值得关注。 其他的暂时看不到。
血液制品: 这个也是比较稀缺, 注定是大牛, 比如说上海莱士。
化学药的: 我觉得只有波段价值, 在重磅药放量前夕买入, 要时刻注意着毛利率, 注重渠道, 国家政策,而且这个方向, 我感觉容易出现黑天鹅。
中药类: 主要看品牌能力, 类似云南白药, 东阿阿胶之类的。
和医疗相关的大数据类公司, 这个也要注意, 我觉得是未来诊断的一个方面, 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值得炒作。
消费类:
日常消费品
一般都是稳定上升而已, 如果没有新的变量(并购重组), 很难获得暴利, 品牌好的, 倒是可以做价值投资。并购重组,类似百润股份并购后的鸡尾酒业绩就来钱比较快。 其他洽洽食品, 恒顺醋业,虽然业绩还不错, 但是我觉得很难获得暴利, 缺乏想象力。
大数据:
互联网时代, 有一定的想象力, 关注那些获得各个行业大数据那些企业, 值得去挖掘。
传媒影视:
传媒的盈利很不稳定, 可以作为强题材+业绩的方式炒作, 但是不是长期投资的好标的。当然是平台型的公司想象力会大一些。
游戏:
和传媒影视性质一样,看能不能出好的游戏, 也是阶段性炒作。
互联网:
特别是平台性的, 肯定被爆炒, 因为互联网往往存在着强者通吃, 而且又不好估值, 想象空间很大, 这个可以参与, 但是一定要清醒, 需要做波段处理。
环保
虽然需要国家补贴,但是随着中国的现在环境的恶劣, 需要更多的企业去做这个事情, 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