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杭州到广州,再从广州到深圳,再从深圳到杭州,我只想大吼一句:小宝哥又回来了。
到杭州有两周了,接下去在与朋友的吃饭喝酒撮小龙虾中,一定会涉及到一个问题:你后悔读研究生了吗?于是我就在这聊聊这个话题(有人说写作是更高级的沟通方式,我举双手赞同),然后下次见面,一起聊点更有价值的一些问题吧。
你是否后悔读了研究生?
这个问题真的是很难回答。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一旦我说是,感觉是我自己找不痛快,那显得我是多么的傻逼;我说不后悔,又感觉为自己找借口来证明自己不傻逼一样。
后悔这个情绪的本质含义:获得和付出不匹配。这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方面,一方面是精神方面。心理学里面有个概念叫做:操作性定义(有兴趣可以自己去谷歌搜下)。我也给后悔做个操作性定义。这个问题其实用操作性定义转化为:你读的研究生的过程中,付出是否大于收获?如果是,你就是后悔的,如果不是,你就是不后悔。
收获
学习能力:学习如何从零入门未知的学科并通过主流的认可。
我觉得这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我曾经在面临找工作的时候,经常在想一个问题:我应该如何在职业中生存并做大做强?我经常感觉我这几年我什么都没有学到(我承认我研究生期间的荒废)。后来,直到有一天,我发现,我也通过自学写好一片可以硕士毕业的论文,我也可以通过自学去到企业去做用户研究的工作,直到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我是可以通过自学做很多事情的,我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可见,自学的能力是多么重要,让我瞬间有了重生的感觉,哈哈哈。
独处能力:学会更多的独处,而不会感到无聊
好像冯唐有一篇文章叫做做一个有趣的人,几年前看的时候我只知道曾经的我并不有趣,但也并不是说我现在有趣,我只是走在有趣的路上。什么是有趣?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独处的能力,能够和自己呆一块。研究生的这几年,我明显增加这种能力,能够自己安静的学习,疯狂的玩耍。机制理解:开阔一名农村来的孩子的眼界,包括对学校/政府/企业的一些浅薄理解
作为一名农村来的孩子,我一直是属于眼界比较浅的人,我读大学之前基本上没有出过台州,读大学的时候没有出过浙江。记得高中一次和朋友一次去隔壁县城,我都感觉特别激动和紧张。直到大学毕业那会的环中国游,直到研究生去广州读书,我才开始了满满理解社会,因为项目之类的关系,理解一些学校,政府和企业的运转方式,理解很多时候道听途说时候那种不理解的场景。生活理解:原来生活还是有这么多的活法,还有这么多有趣/好玩/混蛋/牛逼/傻逼的人
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做刻板印象。刻板印象里面比较有趣的想象是:xx人(这个xx可以填国内大部人的地区的名字)。这个现象的存在说明了一个问题:中国有很多地区的人是特别有意义的。在广州,什么人都有,所以我可以近距离的观察他们的生活,就像社会学里面的人种学的研究,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和本科生的不同,现在的朋友很多都是属于有家的人,我也经常会去朋友家去玩下,这个时候就可以接触原生的生活状态。
付出
- 5年时光以及其中巨大的机会成本。
5年能做成什么?有同学成了销售总监,有同学成了技术主管,有同学拥有一个不大的小公司...也许有人会说:这些厉害的人你让他读书他也会很厉害的。我比较同意这种看法,我也同样认同存在着时间窗口这个观点。机会并不会等人,而是人在等机会。
最后说一下我的答案:我曾后悔,但我现在决定不后悔,并再也不在这个问题上深究,因为深究并没有任何卵用。
如果你问我:不要选择读研?我会说:老板,再加个蛋!!!(这就是有意义的话题,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