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带班|我为什么不当学生冲突的裁判员
上午大课间,下起小雨,学生在教室活动。
我去教室查看。
刚走到教室后门,见智与翔在后门相对站立说话。
我走近仔细一看,发觉两人脸色都很凝重,翔的眼眶里似乎还有泪花。
“你们俩有事吗?”我敏锐地感觉他们之间有事情,关切地问。
翔开始倾诉:智刚才课间时和自己打闹,还用水杯往自己的桌上倒,把书都弄湿了。
智也很委屈:翔把我的眼镜脸到了水杯里!
我说:“同学之间有矛盾,很正常。你们是让老师帮助解决,还是自己解决?”
“我们自己解决吧。”智先说。翔也不情愿地说可以自己解决。
“好,老师是老师,不是你们的裁判员,老师相信你们能自己解决,我去教室看看,希望十分钟后,我看到你们能心平气和地回教室。”
我踱进教室,学生在自由地活动,有写作业的,有聚在一起聊天的,我什么也没说,只是转转看看。
十分钟后,我走出教室,智和翔还是说。
“还没有解决完?”我问。
翔不说话,智点点头。
“没事,你们还有时间,到下午给老师结果就行。老师建议你们各自说说自己的委屈和对对方的要求,希望他怎样,不希望他怎样,我想能自己解决的。”说完,我让他们回教室了。
午休后,我回到教室,智跑到我身边说:“老师,我们和好了。”
我一看,翔也在身边,问:“真的?”
“真的。”翔笑了,我看出很真诚。
“好,老师很欣慰,你们每人写一个整个事件,以及从这件事得到什么启发,晚自习前交给我行不行?”
“好吧。”
我每人给了一张印有学校校徽的稿纸,让他们去写了。
果然,晚自习前,他们交上了自己写的材料。
我看了看,虽然字体不太工整,但从文字内容看, 还是很真实可信的。
我回到讲台前,示意大家停下,我说道:
“今天智和翔有矛盾了,老师问情况,建议他们自己解决,他们果然半天就解决了。是不是老师不想管他们呀?”
学生有知道情况的,想了想说:“不是。”
“那为什么老师不当他们矛盾的审判员呀?”我反问。
学生还不明白。
“举个例子吧。如果两个三两岁的孩子在一起玩,突然因为争同一个玩具汽车打起来了,一个把另一个推倒了。在一旁的爸妈该怎么办?”
“吵推人的小孩!”有学生说。
“对,这是一个办法。还有一种选择是,家长在一旁看着,在确定被推倒的孩子没有安全问题后,只是上前把两个孩子拉开了,什么也没有说,只指给他们更多的玩具去玩。你觉得哪个办法更好?”
“第二个。”学生齐答。
“为什么?”我问。
“这回吵他一顿,下次还会有矛盾。”达说。
“把他们拉开,不再矛盾,让他们冷静,去玩其他玩具。”雨萌说。
我点点头。
“老师和家长一样,都是教育者,如果只做你们问题的裁判,在你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把各自吵一顿,各打五十大板,你们只是从中知道不能这样做,却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做,以后可以怎么做。老师不想当你们矛盾冲突的裁判员,老师不是评理的,老师是指导教育的人。让你们自己解决问题,是想让你们自己学会用自己的办法解决问题,可能你们的办法给老师的办法更好,更能让彼此接受。这样以后遇到其他问题,也会参照之前的自行解决,这才是教给你更重要的技能。”我解释道。
学生点点头。
我拿出智和翔写的材料,选读了其中两段。
“我体会到了一切问题都可以用理智的分析去解决,我不应该把他的眼(镜)放到他的水杯里,而是要好好去解决。”(翔)
“我明白了朋友之间多少会有矛盾,要学会处理。”(智)
“大家看,通过自我的教育,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是老师最乐意看到的情况!——让自己解决问题,不是老师不负责任,也不是老师不想管,老师是想让你把问题当成自己教育自己的机会,请珍惜。现在学生了有问题自行解决,对你以后会有更大的作用!老师相信大家的善良和能力!我愿意做大家成长路上的永远陪伴者,守望大家自己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