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是个综合系统,个人能力需要综合,在外条件需要综合,时运机会也要有,它偶然中有必然。掌握基本能力和大势,顺势而为,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成功是可以预期并加以影响的。这意味着一定的技巧方法能力可以通往成功,一些手段也可以阻碍对方成功,二者结合,个人成功率更大!
周围总是有一帮很聪明的朋友,他们反应快,点子多,对新事物接受快,总能提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想法,但他们并没变成朋友圈里混的最好的,这是为什么?同样,貌似懂得了很多道理,却很难过好这一生,是否也同样适用?人们很容易把成功归结为实力和运气,却不清楚实力如何而来,运气成分几何。
其实很多人误解了成功的规律,我们接受的传统教育告诉我们,坚持就是胜利,“坚持”貌似成了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而牛津大学提出的“灰人”理论却恰恰相反,他们反对后天努力去达到某种结果,推崇个人天赋,这不禁让人思考:成功是天赋决定论,还是勤能补拙论?抑或综合方法论?
如果作为静态、简单、可衡量的、相对公平的成功标准,天赋无疑是成功的首要条件,聪明的孩子总比智力偏下的孩子学得快,这是事实。但社会是动态的、复杂的、不可捉摸的、不公平的,充满了错综复杂的关系交错,成功变成小概率事件,变成各种因素正向排列组合或抓主要矛盾才能走通的复杂、漫长过程,这时候毅力的价值凸显。
这就可以解释聪明的学生可以短时期将成绩提高,若不能坚持学习,成绩仍然不理想的现实。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能判定未来成功与否,因为类似学习成绩这种静态、简单、公平的标准,勤能补拙是有效的,学生通过个人努力,或通过外力(课外辅导)获得额外技巧,取得好成绩并不难。一旦走向社会,社会复杂的分工可以掩盖单一的优势,成功变成一个系统组合,而不是因为聪明或努力单个因素,“木桶理论”可以论证这个观点。
所以,有些同学在学校里成绩优秀,到社会上慢慢“泯然众矣”,这不是现实版的伤仲永,而是可以推测的必然。社会有时候并不需要太聪明的个体,而需要扎实的实干家,聪明往往被排挤,业绩、资历、关系、勾心斗角、无所不用其极的方法成为考核要素,其中每一项都对应不同的能力,通往成功的道路被解构成多条,这时成功的难度加大若干倍,仅一种能力已经难以应付。
我们观察一下朋友圈里聪明的人,他们的聪明体现在哪里:记忆力?领悟力?表达力?执行力?思考力?你总能找到他优秀的一点,却很难找到他作为综合体的多种优秀组合,这就可以解释很多朋友想法很多,却很难成功的原因了。当下大学教育,教授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对实用方法论探讨比较少,即实践少,所以平常的优秀被解读为思考力、领悟力、表达力,却经常忽视执行力,所以,人们高看领导者却低看执行者。
但是,你得清醒认识一个事实,无论古代的“学而优则仕”还是现代的晋升通路,你会发现每个层次的人群需要不同的能力,我们的知识能力都在随着层次变化而变化。一个显著的现实是,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并非本专业,也承认大学学的东西和社会基本不接轨,他们只赞同学会学习的能力,思考的能力,自学自制力是大学的最大收获,学的是方法,培养的是习惯,而具体知识早就还给学校了。这就提出一个问题:社会的优秀≈各种能力+优秀习惯。
优秀能力或者是天赋形成的,或者是后天培养的;习惯是坚持,是符合规律的行之有效的处事行为。这时候我们已经不再纠结天赋论或坚持论了,二者都能有效通往成功。在复杂的社会成功面前,我们必须培养多种能力,慢慢适应不同角色,并且坚持好的习惯,让成功来得更快一些,这才是天赋与坚持的正确辩证关系。
需要注意一点,很多聪明人自以为天赋好,眼高于顶,有时候陷入思考的优越感,将思考的终结误认为行动的终结,他们往往清高的认为,我已经想明白了,做不做是另一回事。社会评价体系只以结果论英雄,想到≠做到,思维和实践隔着天堑,真正做时才发现“眼高手低”,所以一定要正视。而那些信奉坚持的朋友,也需要正视天赋和后天习得的优秀能力,尤其要有大视野大格局,不能只低头努力,还要看到远方,须知,在错误的方向坚持越久,离成功越远。
成功是个复杂系统,全才的时代过去了,如今复杂的社会需要精细分工,需要各种优秀元素的配合,悦纳正视自己的优秀,摆正自己在社会分工的位置,整合各种要素、关系、能力、资源,给自己给团队赋能,建立个人成功的自信。相信成功有方法,成功需努力,把思与行、个人和他人(集体)结合起来,离成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