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棉花开
01
女儿读幼儿园后开始偏食,有时只吃米饭。解决孩子偏食、挑食问题,便成了目前重中之重的任务。
小家伙病了一周,吃饭更是成了难题。回想女儿从前吃什么都特香的样子,开始反思自己,寻找解决办法。
02
查了一些资料,说孩子挑食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原因,于是带孩子去医院做了检查,也测了过敏源,只有两项略低于临界值,医生说问题不大。
开始寻找心理因素。首先反思了自己,厨艺和做饭的积极性都亟待提高。最是食物暖人心,孩子对鲜艳颜色的敏感胜于成人,于是决定,从为女儿准备色、香、味俱佳的食物着手。
孩子越偏食,当妈妈的越着急,盯着孩子吃饭,孩子就开始唱反调,一到吃饭时间就要去玩玩具或是画画。我在想是不是她把吃饭和某种不好的体验联系在了一起。
爸爸加班是家常便饭,家中餐桌上多数只有我和女儿,太缺少家人共同进餐的仪式感,那种家庭餐桌文化不仅可增进亲子关系,也会让孩子体会来自食物的快乐。
从自己做起,把自己从繁忙中抽离出来,让本就是吃货的自己,多多下厨,重新爱上食物,不再为了赶时间而匆匆结束一顿饭,陪女儿一起慢慢品尝食物的美好。
孩子越不吃饭,越唱反调,我心里越焦虑,那就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让孩子爱上食物。
03
以前每次给孩子喂药,都如杀猪一般,自从目睹幼儿园小朋友自己吃药的过程,这次生病,只要不是特别苦味的就可以自己吃。回来也经常和我述说小朋友的趣事,还有小朋友和她讲过的有趣的话。
孩子的这个变化给了我启发。同龄人之间的平等沟通更易让孩子接受。小朋友之间不会像大人那样要求孩子,能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对话,这样才会产生共鸣。
唤醒内心的童真,跳脱成人的思维模式,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找到一种童趣,而不是简单模仿他们的语言,以孩子能听得懂的话,以游戏的、想象的方式沟通,能接受的方式爱她,才更容易走进孩子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