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这样的!
对方是我小学同学的妈妈,如今46岁,前几年丈夫过世。在我印象中,一头乌黑柔顺的长发,样貌中等,可以说长得还算好看,脸上虽有了岁月的痕迹,但在同龄人中显得尤为年轻。喜欢穿时髦一点的衣服,有点鞋跟的皮鞋,当然是相对农村妇女而言。今年过年回来,没有和往常一样经常听到她的声音,农忙时节家里经常串门玩扑克打发时间。一直到我妈妈打电话让她过来拿她托我买的药。说句实话刚见到她我还是有点惊讶的,剪了齐肩的短发,穿着运动鞋。我开她玩笑,她轻言带过,在家带孙子,长发和有跟的鞋子不方便。
她家大致情况是,家里三个儿子,大儿子25岁,初中毕业,已经娶妻,生有一子,经济条件很一般,所以大媳妇出去赚钱,她在家带孙子。二儿子23岁,高中毕业,未婚,很上进很踏实的人,在工厂里打工,从流水线到技术工,再到办公室的一员。每个月在她的要求下,在他工资加班才能达到三千多的时候就必须每个月上交三千。而他通过努力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三儿子,未婚,初中毕业,在华强北电子市场待了三年,工资三千不到,现在想转行学技术。今年三兄弟凑着买了一辆车,其实主要是二儿子在支持。
这就是我小学同学妈妈的情况。一年到头,除了带孙子,种点青菜就没什么事,儿子经常有电话。可是,每当遇到过年人家夫妻其乐融融,家里电路问题,提重物的时候就忍不住心酸。有人劝她趁年轻另外找一个,可是拖家带口,不可能撇下,更不允许带过去。让人家过来也不太现实。于是又有人劝她,孙子也都三岁了,等下很快其他儿子结婚生子,家里并不会冷清,有小孩陪她,日子也就过得热闹。她明白这些道理,可是日子孤单的时候,总有些心里话没处说,一老一少的房子里空得让人压抑。当别人再劝她时开始有点动摇了,想和正常人一样生活有个伴,且不说内心的安全感,起码生理需求都是个问题。因此,有时候敏感,也许说着说着就忍不住抹泪。
作为邻居,我能感受到她的变化。不爱串门了,衣着朴素了,一心在孙子身上,却仍旧显得孤单。作为女人,我是支持她另外找个伴的,毕竟现在儿子均已成年,何况子孙不可能时常陪在身边,生活中有点困难也能相扶相持。
有人说,她毕竟还年轻,一个寡妇的日子确实有些悲凉。有人说,儿子都大了,孙子也有了,儿孙绕膝,时间过得很快,生活并不孤单。何况,再婚的两个家庭如何磨合,如何平衡?
如果她是你的妈妈,你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