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静悄悄的革命》是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佐藤学所写的一部专著。
本书由“前言——改变教学的教师们”;“教室里的风景——向创造性学习迈进”;“改变教学——学校改变”;“设计课程”;“学校改革的挑战——中小学的实践”五部分构成。
佐藤学博士从观察者、推动者、研究者的角度,对这场自下而上的,由学生、教师、校长、家长和社区共同参与的革命,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作了总结和介绍,提出了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观点和做法。
他指出: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
“跨越国界相互学习”,让我从这本书中吸收了不少先进教育理念与理论,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学会关注学生
有一句话我们说了很多年:“关注一切学生,关注学生一切”。
扪心自问,我们真的做到了吗?对于教室里的个别“双困生”,我们真的去掉有色眼镜,用心关注了吗?对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遇到的问题,我们真的关注了吗?
其实,我们应该放下偏见,抛开俗念,找回教育的初心,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是自己的孩子,尝试着去学会如何关注学生。
学会关注学生,就应该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人,以礼待之,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
尊重学生从教师的一言一行开始,时时处处做到言传身教,向学生传递积极乐观的正能量,让学生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柔软与韧性,让学生感觉知识是甜蜜的、老师是可亲的、学校是可爱的地方。
学会关注学生,就应该亲近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愿意和老师接近,愿意和老师说心里话,才会得到学生的信任。
不管学生成绩如何,都要让学生看到你的关心和呵护,感受到老师的一点一滴的辛苦与真心。
每次遇到下课后有学生悄悄溜进我的办公室,偷偷塞一块糖放进我的口袋时,或三五成群围在我身边叽叽喳喳时,我都会感受到当老师的幸福。
学会关注学生,就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五指因为有了差异才变得灵巧,世界因为有了差异才变得多彩,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花朵,只是花开的时间不同,教育是慢的艺术,爱心浇灌,静待花开。
学会倾听学生
学会倾听学生。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
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语文课上,我让学生用“难以招架”造句。一男生说:“今天早上爸爸妈妈又吵架了,妈妈把爸爸骂得狗血淋头、难以招架,唉,真烦人!”学生听了哈哈大笑,我问男生:“你爸妈经常吵架吗?为什么吵架?”男生说:“我爸爱喝酒和打麻将,我妈不爱收拾家务,他俩天天吵架。”我问:“那你每天作业谁给你检查?”“没人检查。妈妈每天晚上八、九点下班,爸爸基本不着家,没人管我。”男生说。这下我知道这个男生学习落后、作业完不成的原因了。我想了想,说:“你也不喜欢他们吵架吧?以后他们再吵架,你要么两头劝,或说别影响我学习,要么你就去同学家学习,或者在学校写完作业再回家。”事后,我给其家长分别打电话,委婉地进行沟通,他们也表示要给孩子创造清静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中倾听学生时,我们不要死盯着书本和答案,生活也是本无字之书,随时从倾听中获取学生信息,从倾听中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
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
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就应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学习应该是一种互动和反馈,既不是追求“自学自习”,也不是让教室解体为零零散散的个体。
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我们要创设与学习相关的情境,营造一个个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探究、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就应该引导学生在合作交往中学习。
“学”是一个象形字,意指大人想尽方法支持学生在交往中成长。
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小组合作、与文本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学习同伴对话等形式,从单向交往到异向交往,引导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往、相互欣赏、相互促进。
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就应该引导学生在反思中学习。
反思自己的行为习惯,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反思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反思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反思自己的思想态度,每一次反思都是一次自我灵魂的挣扎与重生,每一次反思都是一次自我成长的进步与攀升。
扎根实践做教研
佐藤学教授是一个真正的坚持者和研究者,他二十年如一日地深入各种学校,观摩过数不清的教室和课堂,他融入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中,“与教室里的学生和教师同呼吸”。
他的研究,是一种平民式的研究,是一种接地气的研究,是一种能与一线师生产生共鸣的研究,是一种切实有效的研究。
综合我国国情,素质教育的口号空喊了三十年,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进行了十几年,各种教育理念层出不穷,教改风忽东忽西,效果上来看,确实有的地方搞出了成效,但大的层面上来讲却不敢恭维,许多一线教师被一级级的“指挥棒”弄得晕头转向、无所适从,就像挖井一样,这儿挖一个坑,那儿挖一个坑,到最后都没出水。
究其原因,出发点是好的,但我们的理论制造者没有深入实际、没有综合各地实情、没有持久地坚持,许多一线教师不愿去学、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更新观念,各种理念花样翻新的太快,让老师们学学这个、学学那个,最后学了个四不像,失去了自我。
其实,再好的理念、再好的理论,归结到底最关键的因素是人,只有真正适合教师和学生的实践和坚持,才能有成效,有收获。
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这句话应该面向一个学校的所有课堂。
我这几年搞的“新教育”实验,虽说也是一种静悄悄的革命,但一路上磕磕绊绊,并不顺利,成效也不太理想——前两年尚可,这两年因为学生变了,很多理念(如学生行为习惯、读书习惯、学习模式、家长支持等)衔接不上,导致收效甚微。
反思成功之处:前两年全身心投入,每天坚持“晨诵——午读——暮省”的学习模式,开发了绘本课程、剪纸手工课程、种子生命课程、故事讲读课程、经典阅读课程、低年级读写绘课程、儿童读课程,和学生一起观察、记录班级学习和生活,每天虽忙碌却快乐。
没有成功的坚持下去,原因有主观,也有客观。
主观原因是,感觉到自己累了、懒了,一个人的坚持感觉太无力。
客观原因是,中间换班换学生后,原班学生接触新老师后,老师不强调、不要求,大部分好习惯(如阅读课外书和写日记)都丢掉了,新班学生旧的不好的习惯太多,难以适应。
从失败中反思一:一花独放不是春,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学校不可能因为一个老师和教室的改变而改变,只有大部分老师都做校内教研,大部分课堂都改变了,学校整体面貌才会发生大的改观。
反思二:专注于做好一件事,不容易。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专注于做一件事时,才能做到精致,做到恰到好处。一个老师多才多艺是好的,但同时让他做许多不相干的事、教多门学科,尤其是让其做他不情愿和没有回报的事,其精力肯定会被分散。现在农村学校师资不够是现实,这也是为什么老师们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教自己喜欢的学科。
反思三:课堂改革需要以学校为单位、普遍性的更新理念的良性生存环境和气候,从一年级开始,只有扎根于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中,才能成为习惯,才能不会因为升级或换老师而停滞。
读完《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它带我一种冷静的思考。
我们作为教育者,就要追求这种理想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