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比》第二学校听课学习感悟
---评课人:马俊华
在整个授课中要做到首尾呼应,认识比之后回到图片中用,即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图片的像与不像,学生自然发现长与宽的比是不变的就像。对于一节上过的课,可以这样提问:你学过什么(双基)?回忆一下你是怎么学的(关注过程)?即过程与结果关系的处理。学生有别人教到自主学习,也就是由他学到自学,关键是数学活动经验积累与体验。
本节课要问自己学过除法,为什么还要学习比?关于比的定义是“由叫比”等同于“一回事”
从形式上看不一样,但要说清楚除法中各项对应到比中又叫什么名字?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像不像的价值与本质是在生活中存在着不可度量属性的对比量,如口感、相似、浓度、匀称,本质是存在相似性。例如速度与单价都是复合量,通过两个量的变化去刻画速度的快与慢。方格中长与宽的关系决定了图片像与不像。在引出比的概念中还要强调比值,3÷2显然在除法中不完整,3÷2计算成等于1。5才算结束。如果我们想用一种比较直观的方法应该将3÷2改写成3:2的形式,更能看出长与宽的关系。很多老师在设计中加入求比值,目的是体现除法与分数的关系。
师:哪几个像?
师:像与不像与什么有关?
生:感觉是不够的,通过借助数据,如何表达呢?
生:可以探究长方形对应边的比。
师: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释图片
生:第二个图形中长与宽的比是多少?
第3个?第4个呢?
师:足球比赛的比分3:8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比吗?
生:不是
师:因为比分仅仅表示比差,即两个数的差距。而我们学习的比强调的是两个数具有等值性。因此,比分只有比的形式,而没有比的意义。
师:导入提问技巧:对应图片与原来图片的关系,设计也可以突破常规思维。自主学习+深度梳理。
师:长是宽的1。5倍与长与宽的比是3:2那个更直观?充分体现比的表示方法的优越性。
生:比
师:这里的3仅仅表示3份吗?2仅仅表示2份吗?
在比概念中要设计有归纳、概括的环节,学生通过感知才能有所收获,3÷2又叫3:2还可以这样记录。
导入方式2
师:生活中常见的比有哪些?
生:洗手液配比浓度为3:2,一份是多少?
师:给全班同学配?怎么配?
生:需要3盒:2盒
师:给全校学生配呢?
生:需要3桶:2桶
师:每次配的时候每一份的量在变,但什么没有变?
生:3与2的关系没有变。
师:如何记录配比的这个过程呢?
生:口感与浓度通过配比来刻画。
师:引入比的定义。
最后马老师就概念教学中要把握哪些环节做了总结:
概念课主要是概念形成的过程,主要包括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建构,概念的应用。
概念的引入要关注学生的生长点(已有知识)。概念的建构中四个字起(起因)、承(迁移)、转(变式)、合(正反举例),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就是抓住本质,找到了分化点。最后的应用主要是挖掘数学故事,与古人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