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的时候,其实已经有QQ了,可是我们没有电脑啊,所以基本也等同于没有吧。有的时候,没有会盼着有,可是回头去看不能通过微博宣布“某天在哪里对我笑过的小哥哥,我喜欢你”的时代,爱情好像因为储藏的日子久了,反而更甜蜜。
01
在不能加微信的年代,情书和信件还相当“主流”。
刚上大学那会,和高中的同学还偶有联系,尤其是去当兵的几个同学。盖个三角戳就能免费邮信,让口袋里穷的叮当响的我很羡慕。有点忘记信是怎么到了自己手上的了,是一个班统一收了分发还是有个邮箱或者收发室啥的。
我深刻怀疑是当兵实在太苦也太闲了,他们很频繁的写信,右上角都是那个骄傲的三角戳,在我从没在地图上见过的地方发过来。可是我回信得买邮票,所以就回复的比较敷衍。毕竟与爱情无关,他们写的慢慢少了,我回的更加少了,终于,来往也就淡了。
给男朋友写信,可就没有这么敷衍了。大家会一起相约商业街上的精品店,挑有花纹的、最好还带着香气的信纸,信里面经常写一些现在都已经知道的小密码,比如520,比如5201314。收到一封信,一看信封基本就能辨别是闺蜜的、男友的还是“朋友圈好友”的。
因为联系不便,一见钟情、代传情书、假装偶遇就成了大概率事件。印象中我收到过一次表白信(不好意思,就一次)。当时是同学不在,我下楼帮舍友下去拿她同学捎来的东西,说了“好的”“谢谢”之类,没有任何交谈。后来的一次大课上,同学神秘兮兮的给我一封信,信放在给她的信里面,是的,好像是有花纹的纸。我很激动,毕竟这是一次了不起的被认可。可是,看到后面附的照片后,一次难得的被一见钟情,就这样被秒杀了。
其实还收着几份发黄的信,但是已经不会再拿出来看。想起《那年的情书》里面几句话:回不去的那段相知相许美好,都在发黄的信纸上闪耀,那是青春失去记号,莫怪读了心还会跳。你是否也还记得那一
段美好,也许写给你的信早扔掉。
02
光有情书是不行的,省吃俭用一打一打的201、300电话卡,成了大学时代最奢侈的投入。电话卡有各种各样的图片,学校里还有人举办过电话卡展览。买了以后,刮开背面密码层,然后在电话里输入什么账号密码就听到“欢迎使用201电话卡”之类毫无感情的指导音。按分钟计费,一般给家里打一分钟就够了,给朋友打三分钟左右,男朋友来电可就没准了。
电话费贵再加上没有别的工具,来电后找不到人就会托人留言:“**,你有个电话,说是6点再打来”;“不在啊,那你跟他说我*点再打给他吧。” 那时候电话机有一个让人抓狂的功能,如果有过来电,小指示灯会闪,可并不知道来电号码。所以如果灯在闪,每个人都很高兴,说不定是打给自己的呢。
一般电话都挂在进门的墙上,接电话的时候,站在墙根窃窃私语或者把电话拉出来关上门。出门一看,楼道里站了一排,冬天还披个外套,夏天就穿啥的都有了。当时我们住的是8人间,只有一个电话,在宿舍的时间又相对集中,所以有时候会因为一个人煲电话粥时间过久引起他人不满。
记得宿舍有一个同学男友出国留学,据说那边打跨洋电话很便宜,最让人发指的一次电话时长据说是7个小时。我估计现在每小时发工资,让和老公聊7个小时的天也是不可能的吧。另外一个同学简单,同校恋情,往往是电话里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摔电话。摔完不久,电话响了,这边“不接”。接电话的同学挂掉后告诉她:“某某在楼下等你呢。”
想来,电话卡里的那个冷冷的女机器人,窃听了我们所有的青春记忆。现在,超长的包月通话时长加上随时的微信沟通,联系前所未有的方便,可是等待的那份喜悦、舍不得打电话又舍不得挂电话的那份纠结,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03
后期有了BP机,解决了我打电话你不在的难题。可我始终觉得那是一个尴尬的存在。文字留言吧,对面是个真人在转,回复电话吧,也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总之,BP机并不是为了谈情说爱存在的吧,当然,那时候收到一个礼物,然后送你礼物的人说:这个号码只有我知道。其实跟现在收到个X差不多拽的。
曾经以为我们都很潮,会在网吧玩通宵、会和联谊宿舍夜里徒步穿越城市,可最终,却发现这些年世界变了好多。如今,不光大学生已经人手一部手机,小学生都开始用小天才发朋友圈了。
可是谈恋爱这件事情,真的因为联系方式的变化更方便了吗。
原来的我们,愿意用一个星期,等待一封信;用半天,等待一个回电;用积攒了半个月的钱,买一张去看他的火车票。可是现在,发过去的微信,没有秒回,我们就会想,他为什么不回我……
岩井俊二的《情书里》,曾经以为总是对自己恶作剧的少年“藤井树”一次次的借偏门书看,原来只是为了在空白的浏览记录上写下心爱的同名少女的名字。女孩,十几年后看到其中一张后面有自己的画像,才知道,原来那个“藤井树”是男孩喜欢的“藤井树”。
现在,我们都不愿意浪费时间瞎猜了。“你到底爱不爱我,你给我说清楚!”
爱,能说那么清楚就怪了。